
幁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幁
⒈ 古代束发的巾。
统一码
幁字UNICODE编码U+5E41,10进制: 24129,UTF-32: 00005E41,UTF-8: E5 B9 81。
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幁字讲解
《说“曶”》
在汉字的浩瀚星空中,有一个颇为生僻却又充满趣味的字——“曶”。
一、字形演变与字源
“曶”的甲骨文像一个人弯着腰,双手捧持(像容器之类)向下倾倒东西的样子,本义为“迅速、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金文中其字形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依然保留了大致的象形意味。到了篆书,笔画变得更加规整,逐渐向我们现在看到的字形过渡。
二、字义解析
1. 迅速、忽然
这是“曶”最原始和基本的含义。例如在一些古文献中描述动作的突然性时会用到这个字,“曶如神。”(《诗·小雅·宾之初筵》)这里的“曶”生动地描绘出一种如同神来之笔般迅速的状态,就好像事情发生得毫无征兆且极为快捷。
2. 极微小的量度单位
在古代的度量衡体系里,“曶”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是古代的一种极小的长度或者时间单位。虽然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这样的古老度量单位,但在研究古代科技、历史文献或者考古学相关内容时,了解“曶”的这一属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古人的计量方式和对世界的认知精度。
3. 古通“忽”(a.迅速,如“曶如神。”b.忽略;忽视,如“时人皆曶之。”c.极微小的数量单位)
这种通假现象体现了汉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灵活性和系统性。“曶”和“忽”在读音上相近,并且在意义上也有一定的关联。当表示忽略、忽视的时候,“曶”和“忽”可以通用,这反映了古人在表达相近概念时借助同音字来丰富词汇使用的情况。
三、文化内涵
“曶”字虽然不常出现在现代日常用语中,但它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从它最初的象形意义到后来发展出的多种字义,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事物观察的细致入微以及语言不断发展的轨迹。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偶尔出现的这个字,也为作品增添了一种古朴、典雅的气息。同时,它在古代度量衡方面的独特意义,也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一个小小见证,反映出古人在构建度量衡体系时的精密思考和独特创造。
总之,“曶”这个字就像是一把小小的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汉字世界、文化世界和科技世界的大门,让我们能够在探究这个字的过程中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 幁的意思、基本解释,幁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幁【寅集中】【巾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玉篇》思于切,音須。《五音集韻》頭幁也。
交流分享
- 幁的词语
- 幁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