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珀
⒈ 〔琥珀〕见“琥”。
异体字
- 砶
造字法
形声:从王、白声
English
amber
最读网珀字讲解
“珀”字的语文讲解
“珀”是一个相对少见的汉字,其含义和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十分普遍。但在古代文学和诗歌中,它常被提及,带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和意境。
首先,从字形上来看,“珀”由“王”和“珀”两部分组成。“王”作为偏旁,通常表示与玉有关的事物。而“珀”本身则让人联想到美玉的光泽和质感。因此,“珀”字的整体含义似乎与美玉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词义上,“珀”通常指的是一种美玉,即琥珀。琥珀是一种古代树脂经过长时间石化作用形成的宝石,因其独特的颜色和纹理而备受人们喜爱。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琥珀常被用来象征珍贵、纯洁和高雅。
此外,“珀”字还常常出现在古代诗歌和文章中,如“琥珀夜光”、“琉璃钟”等诗句。这些诗句通过描绘琥珀的美丽和珍贵,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珀”字在发音上也颇具特色。它的普通话读音为pò,与“破”字相近,但意义截然不同。这种同音字的现象在汉语中并不罕见,但“珀”字却因其独特的发音和含义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在学习“珀”字时,我们还应注意其相关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例如,琥珀在古代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它不仅是珍贵的装饰品,更是古代文人墨客喜爱的题材之一。
总之,“珀”字虽然不常见,但其独特的字形、词义和文化内涵都使得它成为了一个值得学习和了解的汉字。通过学习“珀”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的魅力,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遗产。

※ 珀的意思、基本解释,珀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珀
——琥珀,松柏树脂的化石 [amber]。如:珀末(琥珀粉。可作药用)
康熙字典
珀【午集上】【玉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正韻》普伯切《集韻》《韻會》匹陌切,音拍。《玉篇》琥珀也。《集韻》出
賔國。《正字通》如血色,拭熱能吸芥。色黃明瑩,名蠟珀。色似松香,紅而且黃,名明珀。無紅色,如淺黃,多皺文,名水珀。如石重,色黃者,名石珀。文一路赤一路黃者,名花珀。淡者名金珀。黑者名黳珀。陶弘景曰:松脂千年化爲茯苓,又千年爲琥珀。孫愐曰:楓脂入地爲琥珀。韓保昇曰:木脂皆化,松楓多脂耳。段成式曰:龍血入地爲琥珀。
又有燒成者。南蠻記,寧州沙中有蜂,岸崩則蜂出,土人燒治以爲琥珀。博物志亦云:燒蜂窠所作,如近日之玻瓈。亦番燒也。
又《集韻》通作魄。《前漢·西域傳》賔國出珠璣,珊瑚,虎魄,璧流離。
又琥珀詞,樂器。卽火不思。《元志》天樂一部,有琵琶箜篌二,火不思二。火不思制似琵琶,直頭有小槽,圓腹如半瓶,以皮爲面,四絃皮絣同一孤柱。今山陝中州彈琥珀詞,其制似之。蓋火不思之轉語也。
又《韻補》叶匹辟切,音僻。《蘇轍·茯苓賦》經歷千載,化爲琥珀,受雨露以彌堅,與日月而終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