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蔠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蔠
⒈ 〔蔠葵〕一种草本植物,嫩叶可食。
统一码
蔠字UNICODE编码U+8520,10进制: 34080,UTF-32: 00008520,UTF-8: E8 94 A0。
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蔠字讲解
《说“蕿”字》
在汉字的浩瀚海洋中,有一个颇为生僻的字——“蕿”。
一、字形结构
“蕿”,上下结构,从艹,煖(xuān)省声。它的上半部分为“艹”,表明这个字与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半部分的“煖”(xuān),虽然在现代汉语中我们更熟悉其简化形式“暖”,但在这里作为声旁,既提供了读音的线索,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字义可能与温暖或者某种温和的状态有所关联。
二、字义解读
1. 本义
- “蕿”字的本义是“古书上说的一种草”。这种草在古代的文献记载中或许有着独特的形态或者生长习性。虽然我们如今难以确切地指出它是哪一种现代植物,但从古人对它的记录中可以想象它在当时的自然环境中是有一定存在意义的。
2. 引申义
- 在一些古籍中,“蕿”也有“焚烧”的意思。这一引申义的产生可能是基于古人对于植物的一种利用方式。比如在祭祀或者处理某些事物时,会对这种草进行焚烧。从草到焚烧这一动作的引申,反映了古人从植物的实体到对其加工利用的一种思维拓展。
三、在文化和语言中的体现
1. 文化层面
- 在古代文化中,植物往往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蕿”这种古书上提到的草,也许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下,与祭祀文化、民间习俗或者医药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我们现在缺乏足够的考古证据或者详细的历史记载来完全揭示这种联系,但从文字的角度去推测,它可能是古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元素。
2. 语言层面
- 由于“蕿”字的生僻性,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极为罕见。但在古代典籍、诗词或者方志等文献中偶尔会出现。研究这个字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古代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时,对于探究古代植物的命名体系以及古人在语言表达上如何从植物的本义延伸出其他意义等问题,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总之,“蕿”字虽然生僻,但它就像一颗隐藏在汉字宝库深处的明珠,承载着古代文化、语言等多方面的信息,等待着我们去进一步挖掘和研究。

※ 蔠的意思、基本解释,蔠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蔠【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職戎切,音終。《爾雅·釋草》蔠葵,蘩露。見葵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