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读网汉语词典束之高阁束之高阁的意思及例句
shùzhīgāo

束之高阁


拼音shù zhī gāo gé
注音ㄕㄨˋ ㄓ ㄍㄠ ㄍㄜˊ

成语解释 束之高阁

繁体束之高閣


束之高阁

词语解释

束之高阁[ shù zhī gāo gé ]

⒈  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架子上面,比喻弃置不用,不再过问。

shelve; lay aside and neglect; put sth.away unheeded;

引证解释

⒈  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阁楼上面。谓弃置不用。

《晋书·庾翼传》:“京兆 杜乂,陈郡 殷浩,并才名冠世,而 翼 弗之重也;每语人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识字》:“读书必须识字,今人口习授受,漫不经心,《説文》、《玉篇》等书,束之高阁矣。”
周恩来 《论统一战线》:“到 南京 撤退,他又把这个决议束之高阁,直到现在还没有承认。”
亦省作“束高阁”、“束阁”。 唐 韩愈 《寄卢仝》诗:“《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
宋 陆游 《醉歌》:“读书三万卷,仕宦皆束阁。”
康有为 《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读《礼记》则严删国恤,学《春秋》则束阁三《传》。”

国语辞典

束之高阁[ shù zhī gāo gé ]

⒈  把东西捆起来,放置于高楼上。比喻弃置不用。也作「置之高阁」。

《晋书·卷七三·庾亮传》:「京兆杜乂、陈郡殷浩并才名冠世,而翼弗之重也,每语人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置之不理

片刻不离 付诸实施

英语tied up in a bundle on a high shelf, to put sth on the back burner, no longer a high priority

德语etwas ad acta legen (V, Sprichw)​

法语laisser de côté, mettre qch au rancart

分字解释

最读网现代词语例句

🌟✨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深意的成语——"束之高阁"!这个成语在中文里有着独特的含义和应用场景,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吧!✨ 🎨 场景一: 在一个朋友聚会中,你送给他们一幅自己精心绘制的画作。但因为画作有些瑕疵,你决定暂时搁置它,不急于展示给所有人看。这时,你的朋友们纷纷投来赞赏的目光,你心里默默地说:“看来我得再加把劲了!”✨ 🎯 场景二: 在工作面试时,你向HR部门递交了一份简历。虽然这份简历的内容看似完美无缺,但由于某些细节不够完善,你决定将它放在一边,等待进一步的信息反馈。面试官看到这份简历后,不禁感叹:“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 场景三: 每次去书店买书时,你会发现很多新书都摆在显眼的位置,吸引着大家的眼球。然而,你却喜欢选择那些价格适中、内容质量较高的书籍,放在家中最不起眼的地方慢慢阅读。这样的做法让你觉得既节省时间又不会错过好书!✨ 💡 场景四: 当你收到一封来自远方的好友的信件时,发现其中有错别字或者表达不清楚的部分。尽管这些错误并不影响整体的语境,你还是决定先把它放在一旁,等有更多的时间再去仔细校正。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了一直纠结于修改,从而浪费宝贵的时间。✨ 💡 场景五: 你在厨房准备晚餐,看着食材摆放得整整齐齐。突然间,你想到了一个菜谱,但其中的一个步骤似乎不太清晰,需要更多的解释。于是,你决定先将这个菜谱放在一旁,等到周末有空的时候再来学习。这样做可以保证你不会因为某个步骤而耽误整个晚餐的准备过程。✨ 🌈 总结一下,"束之高阁"不仅仅是一种处理物品的方式,更像是一种智慧的生活态度。当你遇到一些需要调整或优化的事情时,不妨先将其放在一边,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相信你会发现自己会变得更加成熟和明智!💫 束之高阁 智慧生活 成长指南

束之高阁


※ "束之高阁"的意思解释、束之高阁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内容仅供参考!

交流分享

造句


1.书买回来后,就是要看,而不是把它们便束之高阁。

2.如果与各州政府有关,那么昨天首相关于运用核能源的报告就要束之高阁或者丢弃到废纸篓里了。

3.多年前就已有预防的方案,只是被束之高阁,如今问题真发生了,不是很冤枉吗?

4.多年前就已有预防的方案,只是被束之高阁,如今问题真发生了,不是很冤枉吗?

5.如果与各州政府有关,那么昨天首相关于运用核能源的报告就要束之高阁或者丢弃到废纸篓里了。

6.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

7.尼古拉安德烈伊奇公爵一面穿衣服,一面这么想。可是那个束之高阁的问题却要求立刻加以解决。

8.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

9.书买回来后,就是要看,而不是把它们便束之高阁。

10.尼古拉安德烈伊奇公爵一面穿衣服,一面这么想。可是那个束之高阁的问题却要求立刻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