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分茅[ fēn máo ]
⒈ 也叫“授茅土”或“分茅裂土”。古代帝王用茅包土分封诸侯的仪式。
引证解释
⒈ 分封王侯。古代分封诸侯,用白茅裹着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谓之“分茅”。
引《晋书·八王传赞》:“有 晋 鬱兴,载崇藩翰,分茅锡瑞,道光恒典。”
唐 杨巨源 《重送胡大夫赴振武》诗:“向年擢桂儒生业,今日分茅圣主恩。”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寄家书》:“哲人萎弃真堪悼,你勋庸未克遂分茅。”
清 叶廷琯 《吹网录·明潞王画兰石刻》:“集蓼早忧家国难,分茅空负祖宗恩。”
国语辞典
分茅[ fēn máo ]
⒈ 天子分封土地给诸侯。
引《晋书·卷五九·汝南王亮等传·史臣曰》:「有晋郁兴,载崇藩翰,分茅锡瑞,道光恒典,仪台饰衮,礼备彝章。」
分字解释
最读网现代词语例句
当然可以!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下“分茅”的含义和应用场景。在古代中国,分茅是一种重要的政治行为,涉及到国家的疆域划分和君主权力的象征。
场景一:建国大典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的大典上,“分茅”仪式正式拉开帷幕。国旗升起,国歌奏响,人民代表们齐声高呼:“我们是新中国的建设者!”这是国家正式宣告独立的时刻。
场景二:边疆治理

在偏远的边疆地区,“分茅”仪式象征着政府对这片土地的主权与尊重。当地居民欢庆着“分茅”带来的和平与繁荣。
场景三:历史纪念日

每年的清明节,人们会举行“分茅”仪式,缅怀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国家主席站在庄严的石碑前,向革命烈士致以敬意。
场景四:文化活动

在传统文化节日中,“分茅”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通过艺术表演、诗词朗诵等形式,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场景五:国际交流

在海外华人聚居区,“分茅”仪式也成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各国朋友齐聚一堂,分享各自的文化特色,增进了解与友谊。
---
通过这些场景,我们可以看到“分茅”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行政动作,它承载着国家的荣誉感、民族的凝聚力以及文化的交融。希望这些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词语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