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读网汉语词典河洛河洛的意思及例句
luò

河洛


拼音hé luò
注音ㄏㄜˊ ㄌㄨㄛˋ

河洛

词语解释

河洛[ hé luò ]

⒈  亦作“河雒”。黄河与洛水的并称。指洛阳。指黄河与洛水两水之间的地区。指洛水。亦作“河落”。河图洛书的简称。亦作:河雒河落。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河雒”。

⒉  黄河 与 洛水 的并称。

《史记·郑世家》:“和集 周 民, 周 民皆説, 河 雒 之閒,人便思之。”
汉 班昭 《东征赋》:“望 河 洛 之交流兮,看 成皋 之旋门。”
明 方孝孺 《御赐训辞记》:“虽 河 洛 之所出,龙龟之所负,何以过于此哉?”

⒊  指 黄河 与 洛水 两水之间的地区。

南朝 梁 江淹 《北伐诏》:“驍雄竞奋,火烈风扫,剋定中原,肃清 河 洛。”
《南史·宋纪上·武帝》:“时帝将镇 下邳,进兵 河 洛,及徵使至,即日班师。”
王闿运 《皇中宪大夫侯官陈君墓志铭》:“谁谓弗彰? 河洛 是仪。”

⒋  指 洛阳。

《文选·班固<西都赋>》:“盖闻皇 汉 之初经营也,尝有意乎都 河洛 矣。”
李善 注:“东都有 河 南 洛阳,故曰 河洛 也。”
唐 张说 《龙门西龛苏合宫等身观世音菩萨像颂》:“天下之大都有五,而 河洛 总其中。”

⒌  指 洛水。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臣闻 河洛 之神,名曰 宓妃。”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湘君》:“江湘 之有夫人,犹 河雒 之有 虙妃 也。”

⒍  河图洛书的简称。

三国 魏 曹丕 《以孙登为东中郎封侯策》:“盖河洛写天意,符讖述圣心。”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
罗惇曧 《文学源流·三代以上文学》:“杨侃 称‘纬书之类,谓之秘经,图讖之类,谓之内学,河洛之书,谓之灵篇。’”

⒎  亦作“河落”。即饸饹。参见“河漏”。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热洛河》:“今 齐 鲁 间以蕎麦作麪食,名河洛。”
赵树理 《邪不压正》一:“生客细客吃挂面,熟客粗客吃河落。”

国语辞典

河洛[ hé luò ]

⒈  黄河、洛水的合称。又指两河的流域。

《文选·班昭·东征赋》:「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门。」
唐·杜甫〈后出塞〉诗:「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⒉  河图洛书的简称。参见「河图洛书」条。

《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序》:「至乃河洛之文,龟龙之图。」
《文选·左思·魏都赋》:「河洛开奥,符命用出。」

分字解释

最读网现代词语例句

🌟 河洛的奇妙之旅!🌟 🏞️ 地理中的古老印记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黄河与洛水是两大重要河流。它们穿越了黄土高原和中原大地,留下了无数的古迹和传说。 - 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条巨龙蜿蜒千里,滋养着中华文明。 - 洛水:“洛水清且涟漪,可以濯吾缨。”洛水清澈见底,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地方。 💡 文化的瑰宝 在文化领域,“河洛”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它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 《诗经》里的“河广,不可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这首诗反映了古人对黄河宽广的敬畏之心以及对道德行为的关注。 - 洛阳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每年花开时节吸引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品味这城市的独特魅力。 🎨 书画艺术中的经典 中国的传统艺术中,山水画、书法等都是深受“河洛”影响的艺术形式。 - 《洛神赋图》:描绘的是曹植笔下的洛神形象,展现了中国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 - 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书法作品中融入了“河洛”文化元素,展现出一种刚劲有力的美感。 🧠 科技发展的灵感来源 科技的发展也离不开“河洛”的启发。 - 北斗导航系统:参考了洛水的形状和方向,使定位更加精准。 - 汉字的演变: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隶书楷书,每一个阶段都受到了“河洛”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影响。 🍀 祈福祈愿的圣地 在宗教信仰中,“河洛”也是人们祈福、求吉的重要场所。 - 龙门石窟:历经千年风雨,依然保存着众多精美的佛像,成为信徒朝拜的圣地。 - 嵩山少林寺:不仅是中国武术的发源地,还是佛教文化的象征,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参拜。 ---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河洛”不仅是地理上的标识,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艺术,都能感受到“河洛”背后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

河洛


※ "河洛"的意思解释、河洛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内容仅供参考!

交流分享

造句


1.而众所周知,长安书院、河洛书院的生源和师资力量均是百里挑一的。

2.两个多月来,由洛阳网友“奇石顽童”、“风雨吉他”、“塔里故”筹划并连续推出的新闻播报视频“河洛网视”,在网上迅速蹿红。

3.而众所周知,长安书院、河洛书院的生源和师资力量均是百里挑一的。

4.吾宗肇源河洛,散处四方,发迹于晋、豫、雍、并者,指不胜屈。

5.说明文化随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而变异,使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的文脉关联得以彰显。

6.两个多月来,由洛阳网友“奇石顽童”、“风雨吉他”、“塔里故”筹划并连续推出的新闻播报视频“河洛网视”,在网上迅速蹿红。

7.吾宗肇源河洛,散处四方,发迹于晋、豫、雍、并者,指不胜屈。

8.说明文化随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而变异,使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的文脉关联得以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