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敕书[ chì shū ]
⒈ 皇帝慰谕公卿、诫约朝臣的文书之一。
引证解释
⒈ 皇帝慰谕公卿、诫约朝臣的文书之一。参阅《唐六典·中书省》、《新唐书·百官志二》。
引《新唐书·百官志二》:“凡王言之制有七……六曰论事敕书,戒约臣下则用之;七曰敕牒,随事承制,不易於旧则用之。”
吴晗 《明代民族英雄于谦》:“兵部右侍郎虽只是正三品官,却因为是中央官,又是皇帝特派的,奉有敕书(皇帝的手令)可以便宜行事,是中央派驻地方的最高官员,职权就在三司之上了。”
国语辞典
敕书[ chì shū ]
⒈ 古代君王谕告外藩或公卿朝臣的命令。
引《新唐书·卷四七·百官志二》:「凡王言之制有七……六曰论事敕书,戒约臣下则用之。」
《西游记·第三九回》:「这畜类成精,侵夺帝位,还奉佛旨差来。似老孙保唐僧受苦,就该领几道敕书。」
分字解释
最读网现代词语例句
📚【敕书的前世今生】📚
在古代,敕书是皇帝下达给臣子或官府的重要命令文书。它不仅是权力的象征,也是法律和政策的具体执行依据。
👥【场景一:君主与大臣之间的信使传递】
- 敕书: 每次朝廷发布新法令时,都会由专人将敕书送到各府衙门,确保信息准确传达。
- 💡️ emoji: ⚙️ 手持敕书,传递给大臣。
🎨【场景二:宫廷画师绘制敕书图】
- 敕书: 宫廷中,画师们根据敕书内容精心绘制出详细的图画,以便于传阅和保存。
- 🖌️ emoji: 画师手持笔墨,在纸上描绘敕书内容。
🤝【场景三:百姓家中挂敕书示威】
- 敕书: 在某些特殊时期,百姓会在家中悬挂敕书,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抗议和不满。
- 🗺️ emoji: 宅家民众悬挂在墙上,彰显不服从的决心。
🍃【场景四:园林中的敕书石碑】
- 敕书: 古代皇家园林中常有敕书石碑,用来纪念重要的政治事件或庆典活动。
- 📜 emoji: 石碑上刻着敕书内容,记载历史变迁。
🧬【场景五:敕书解读课堂】
- 敕书: 学者们会聚在一起,通过解析历代敕书,探讨国家治理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 🔍 emoji: 各位学者围坐讨论,深入研究敕书背后的深意。
---
敕书作为中国古代行政管理的重要工具,不仅承载了皇权的尊严,也体现了社会秩序和法律制度的严谨性。每一份敕书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