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读网汉语词典注疏注疏的意思及例句
zhùshū

注疏


拼音zhù shū
注音ㄓㄨˋ ㄕㄨ

繁体註疏

注疏

词语解释

注疏[ zhù shū ]

⒈  古籍的“注”和“疏”的合称。

《十三经注疏》

notes and commentaries;

引证解释

⒈  注和疏的并称。注,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注、疏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意义、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 宋 人将十三经之 汉 注 唐 疏合刊,“注疏”之称始流行。

唐 韩愈 《冬荐官殷侑状》:“前件官兼通三传,傍习诸经,注疏之外,自有所得……以臣所见,堪任御史、太常博士。”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二》:“国史云:‘ 庆历 以前,学者尚文辞,多守章句注疏之学。’”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舍注疏立异论》:“若舍注疏而立异论,不可輒许。”
郭沫若 《文艺论集·王阳明礼赞》:“儒家的精神、 孔子 的精神,透过后代注疏的凸凹镜后是已经歪变了的。”

⒉  记述,记载。

《三国志·蜀志·杨戏传》:“其 戏 之所赞而今不作传者,余皆注疏本末於其辞下,可以觕知其髣髴云尔。”
晋 袁宏 《<后汉纪>序》:“末吏区区,注疏而已,其所称美,止於事义。”
注解和解释注解的文字。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一:“盖举子专诵 王氏 章句,而不解义,正如学究诵註疏尔。”
明 庄元臣 《叔苴子》卷六:“註疏非不能解经也,习於成解而废夫研寻,则人之得之也不深。”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陆中丞》:“公所著《切问斋丛书》,皆选本朝诸名臣奏疏见诸施行者,各分门类,其註疏尤详备。”

国语辞典

注疏[ zhù shù ]

⒈  注解及阐释注解的文字合称为「注疏」。

唐·韩愈〈冬荐官殷侑状〉:「前件官兼通三传,傍习诸经,注疏之外,自有所得。」
宋·邢昺〈孝经注疏序〉:「奥旨微言,已备解乎注疏。」

分字解释

最读网现代词语例句

✨【注疏的妙用】🌟 在学习的路上,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我们总是希望有更详细的解释。这时,“注疏”就派上了大用场!🔥 🎓场景一:语文课上的疑难问题 - 问题: “为什么‘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用了双引号?” - 答案: 这里是作者有意使用双引号,强调“绿”的变化,表达出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场景二:历史课本里的历史事件 - 问题: “《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为何选择在隆冬时节?” - 答案: 在古代,隆冬时节气候寒冷,人们可能不太愿意外出。刘备此举是为了体现诚意,不希望被拒绝。 📜场景三:文学作品里的细节描写 - 问题: “为什么《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对话中会有那么多的省略号?” - 答案: 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人物内心情感的起伏和语言的停顿,展现了人物复杂的情感世界。 📖场景四:古诗词里的意境理解 - 问题: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什么意思?” - 答案: 意思是说要想看到更远的地方,就需要更高一点的位置。这表达了诗人想要追求更高的境界的决心。 📜场景五:地理地图上的标注 - 问题: “地图上为什么会出现一些红色标记?” - 答案: 红色标记通常用于指示重要的地点或特殊信息,如著名景点、交通节点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总结: 无论是文学、历史还是日常生活的点滴,注疏都能帮你深入理解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概念,让知识更加生动有趣。记得在学习过程中多多利用这些工具哦!🎉✨ 注疏 语文 历史 文学 地理 生活小贴士

注疏


※ "注疏"的意思解释、注疏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内容仅供参考!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