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ù hóu
注音ㄇㄨˋ ㄏㄡˊ
⒈ 猕猴。
⒈ 猕猴。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四·猕猴》。
引《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 罽宾 ﹞出封牛、水牛、象、大狗、沐猴、孔爵。”
颜师古 注引 郭义恭 《广志》:“沐猴,即弥猴也。”
《诗·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 三国 吴 陆玑 疏:“猱,獼猴也, 楚 人谓之沐猴。”
晋 左思 《魏都赋》:“造沐猴於棘刺。”
⒈ 猕猴的别名。参见「猕猴」条。
1.他虽然穿着西装革履,不过是沐猴而冠,举止谈吐仍是粗俗不堪。
2.他虽然穿着西装革履,不过是沐猴而冠,举止谈吐仍是粗俗不堪。
3.胯下之辱,指鹿为马,沐猴而冠,破釜沉舟,还乡定都,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虚张声势,瞒天过海,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4.原来是个倭奴!虽然盗学我中华礼仪千余年,却篡改得不伦不类,教出来的子孙就这副德行,就像是沐猴而冠,骨子里还是个贼模兽胚,哈哈哈!
5.这个中年男人长着一副粗鲁村夫的模样,但是身着确是锦衣华服,看起来有点不伦不类,沐猴而冠。
6.他虽然穿着西装革履,不过是沐猴而冠,举止谈吐仍是粗俗不堪。
7.这城管人员的选拔和聘用,原本就没有多少严格的程序,难免绞杂些人情关系,让少数的地痞流氓钻了空子,沐猴而冠,禽兽秉性改不过来。
8.他虽然穿着西装革履,不过是沐猴而冠,举止谈吐仍是粗俗不堪。
9.沐猴而冠:这些沐猴而冠的人,毕竟会受到唾弃的。
10.沐猴而冠:这些沐猴而冠的人,毕竟会受到唾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