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

词语解释
呜呼[ wū hū ]
⒈ 对不幸的事表示叹息、悲痛等。
例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英alas; alack;
⒉ 指人丧命。
例呜呼哀战。
英di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呜乎”。亦作“呜虖”。
⒉ 叹词。表示悲伤。
引《书·五子之歌》:“呜呼曷归,予怀之悲。”
宋 叶适 《厉领卫墓志铭》:“虏既卒叛盟,而君竟坐贬死。呜呼!可哀也已!”
鲁迅 《且介亭杂文·韦素园墓记》:“呜呼,宏才远志,厄于短年。”
⒊ 叹词。表示赞美或慨叹。
引《书·旅獒》:“呜呼!明王慎德,四夷咸宾。”
《汉书·武帝纪》:“麟凤在郊藪, 河 洛 出图书。呜虖,何施而臻此与!”
颜师古 注:“虖读曰呼。呜呼,叹辞也。”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呜呼!士穷乃见节义。”
《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弟不争,兄不取。作义庄,赡乡里。呜呼孝廉谁可比!”
清 戴名世 《戴氏宗谱序》:“呜乎!此先王之所以为平天下之要道也歟!”
冰心 《离家的一年》:“呜呼,‘每逢佳节倍思亲’。”
⒋ 旧时祭文中常用“呜呼”,后因以借指死亡。
引宋 张镃 《临江仙》词:“纵使古稀真箇得,后来争免呜呼。”
《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只见街上人纷纷而过,多有説这老和尚,可怜半月前还听得他念经之声,今早呜呼了。”
叶君健 《火花》一:“他想,如果他这样熬到天亮,就是不一命呜呼,也会半死。”
⒌ 象声词。多用作哭声或鸟鸣声。
引三国 魏 曹植 《平原懿公主诔》:“帝用吁嗟,呜呼失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叶榆河》:“郡有 叶榆县,县西北八十里有 弔鸟山,众鸟千百为羣,甚会呜呼啁哳。”
宋 文天祥 《六歌》之五:“风花飞坠鸟呜呼,金茎沆瀣浮污渠。”
国语辞典
呜呼[ wū hū ]
⒈ 感叹词。也作「於乎」、「於戏」、「乌乎」、「乌呼」、「乌虖」、「呜虖」。
引《书经·五子之歌》:「呜呼曷归,予怀之悲。」
近於乎 於戏
⒉ 赞叹词。
引《书经·旅獒》:「呜呼!明王慎德,四夷咸宾。」
⒊ 借指死亡。
引《红楼梦·第一六回》:「自己气的老病发作,三五日光景,呜呼死了。」
分字解释
最读网现代词语例句
返回首页
※ "呜呼"的意思解释、呜呼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内容仅供参考!
交流分享
造句
1.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空。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志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2.秦桧做贼心虚,惶惶不可终日,终于一病不起,于1155年10月一命呜呼,结束了罪恶累累的一生。
3.就地设法场,斩妻血喷腾!呜呼我妻死,哀哉冤枉魂。
4.金钟来也一直以为长期霸占自己妻子的是骄横跋扈的刘德清,选择大白天让他一命呜呼,似乎在证明西亭更是金钟来说了算。
5.他干尽坏事,罪大恶极,现在他终于一命呜呼了。
6.呜呼,岂憔悴之未极,宁颓敝之不亟,其濒遭厄运而速其死,使我数百万同胞演成最悲惨之恶剧者,谁乎??
7.劫匪一憋气,忍受痛苦,迅速再次往吕轩捅去,这一次,不是吕轩的手臂,而是心脏的位置,如果被刺中,恐怕一命呜呼。
8.王凌一脚不慎,跌落山崖,一命呜呼,司马懿悲恸不已,潸然泪下。
9.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呜呼老矣,是谁之愆?
10.呜呼,岂憔悴之未极,宁颓敝之不亟,其濒遭厄运而速其死,使我数百万同胞演成最悲惨之恶剧者,谁乎??
相关词语
- hū hū呼呼
- wū wū shēng呜呜声
- mù hū目呼
- wū wū呜呜
- hū shēng呼声
- hū lū呼噜
- hū xī呼吸
- dà shēng jí hū大声疾呼
- hū jī呼机
- qì hū hū气呼呼
- zhāo hū招呼
- yì hū bǎi yìng一呼百应
- hū lā呼啦
- huān hū欢呼
- hū hóng jiào liù呼红叫六
- zhā hū咋呼
- wū yè呜咽
- wū yī呜咿
- téng hū腾呼
- wū zā呜咂
- zì hū自呼
- hū tú kè tú呼图克图
- yīn wū喑呜
- hū lú呼卢
- hū yán呼延
- qiān hū wàn huàn千呼万唤
- yú hū于呼
- xú hū徐呼
- wū wū táo táo呜呜啕啕
- hū hǎn呼喊
- cuō kǒu hū撮口呼
- wū shào呜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