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ìróngzhū

罪不容诛



罪不容诛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判处死刑也抵偿不了所犯的罪恶。形容罪恶极大。诛:处死。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恶不忍闻,罪不容诛。”

例子这厮若论着五刑发落,可便罪不容诛。(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


基础信息

拼音zuì bù róng zhū

注音ㄗㄨㄟˋ ㄅㄨˋ ㄖㄨㄥˊ ㄓㄨ

繁体辠不容誅

感情罪不容诛是贬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辨形“诛”,不能写作“侏”。

谜语不杀之罪

近义词十恶不赦、罪大恶极、罪该万死

反义词大慈大悲

英语even death cannot atone for the offence

俄语непростительная вина(непростительное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德语js Verbrechen lǎβt sich auch mit dem Tod nicht sühnen

法语forfait qui mérite plus que la mort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罪不容诛:深究其义》 在浩如烟海的汉语成语中,“罪不容诛”是一个含义深刻的成语。它的字面意思看起来简单明了,但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首先,“罪不容诛”的字面意思是说,罪行之大,连死都不能抵偿。这听起来似乎有些极端,但实际上,它所表达的是对一个人罪行的极度否定和痛恨。这种情感表达的背后,往往反映出一种强烈的社会正义感和道德责任感。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罪不容诛”这一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十四年》,原文是:“虽鞭之长,不及马腹;虽杀之重,不及其罪。”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是最严厉的惩罚,也无法与罪行本身相提并论。后来,这一表达被简化为“罪不容诛”,成为了一种对罪犯的强烈谴责。 进一步解读,“罪不容诛”不仅仅是在描述犯罪行为的严重性,更是在强调一种社会伦理和法律的界限。在古代社会,这种强烈的谴责可能更多地体现在对君主或贵族的批评上,用以表达人民对于不公正统治的不满。而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则更多地用于批判那些社会危害极大的犯罪行为,如贪污腐败、暴力犯罪等,它提醒我们,当某些人的行为已经超越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时,他们所应受到的惩罚也应当是严苛的。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罪不容诛”并不意味着可以滥用私刑或者忽视司法程序。在现代法治社会中,任何人的权利都应当得到尊重和保护,即便是罪大恶极之人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在使用这一成语时,也应当保持理性和冷静,避免将其作为个人情绪宣泄的工具,而应该更加关注如何通过合法途径维护社会正义。 总之,“罪不容诛”是一个充满力量的成语,它不仅揭示了犯罪行为的严重性,也反映了人们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当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既要勇于揭露和批判邪恶,也要坚守法治精神,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生活和发展。

罪不容诛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罪不容诛的意思解释、罪不容诛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干城之将 干城:盾牌和城墙,比喻捍卫者。指保卫国家的大将。
坚强不屈 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又红又专 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穷乡僻壤 指荒远偏僻的地方。
临危受命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止沸益薪 谓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大失所望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一哄而起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进锐退速 锐:迅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
度己失期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
悬石程书 形容勤于政事。
十恶不赦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令人满意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平心而论 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
经史百子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动魄惊心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亡命之徒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唇枪舌剑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心上心下 形容心神不安。
法不阿贵 法:法律。阿:偏袒;讨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意思是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信口开河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孜孜不倦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足衣足食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心服口服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黄钟毁弃 毁:毁坏;弃:抛弃;黄钟:古乐器;音调最为洪亮。黄钟被毁坏被抛弃。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
似曾相识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福善祸淫 指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