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uláng

周郎顾曲



周郎顾曲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出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例子谁谓周郎顾曲之场,非即生公说法之地乎?(清 俞樾《余莲村劝善杂剧序》)


基础信息

拼音zhōu láng gù qǔ

注音ㄓㄡ ㄌㄤˊ ㄍㄨˋ ㄑㄨˇ

繁体周郎顧麯

感情周郎顾曲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懂音乐的人。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周郎顾曲:聆听智慧的声音》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有许多精妙绝伦的成语故事,其中,“周郎顾曲”便是其中之一。这个成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还反映了古代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 “周郎”指的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名将周瑜,因其才华横溢、英姿勃发,被时人誉为“周郎”。而“顾曲”则是指周瑜欣赏音乐或诗歌的行为。据《三国志》记载,周瑜不仅武艺高强,而且精通音律,每当有美妙的音乐响起时,他总是能够辨识出其中的瑕疵。这一典故最早出自《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原文描述道:“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这里的“顾”字,意味着回头查看或者留意的意思。因此,“周郎顾曲”一词便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也暗示了其对于细节的敏锐洞察力和精益求精的态度。 成语“周郎顾曲”通常用来赞美那些具备卓越才华与深刻见解的人。他们不仅能从细微之处发现事物的本质,还能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此外,它也常被用来比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体现了古人对于精神生活的高度重视以及对艺术之美的独特理解。 今天,当我们提到“周郎顾曲”时,不仅仅是在谈论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更是在赞颂一种追求卓越、崇尚美好的生活态度。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应该像周瑜一样,保持一颗敏锐的心灵,善于发现并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同时不断提升自我,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周郎顾曲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周郎顾曲的意思解释、周郎顾曲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长嘘短气 长声、短声不住地叹息不止。
胸有成竹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遁世离俗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销声匿迹 不出声;不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销:消失。
喟然长叹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同心合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铺天盖地 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来势猛烈。也作“遮天盖地”。
以弱制强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闭关自守 守:防守。封闭关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来。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倒冠落佩 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藏形匿影 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逆来顺受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酒后茶余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败俗伤风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乳臭未干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目眩心花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缭乱,心神迷乱。
妻儿老小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囚首垢面 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闲情逸趣 同“闲情逸致”。
人面狗心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白云苍狗 苍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顷刻间变成乌云;像黑狗一样。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慌不择路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魂飞天外 灵魂脱离躯体飞到天空之外。形容惊恐到极点。
悲不自胜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