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yīnshí

知音识曲



知音识曲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通晓音乐。

出处《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秋胡行》:“有美一人,婉如清扬。知音识曲,善为乐方。”


基础信息

拼音zhī yīn shí qǔ

注音ㄓ 一ㄣ ㄕˊ ㄑㄨˇ

繁体知音識麯

感情知音识曲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知音谙吕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知音识曲:一段跨越千年的音乐情缘》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成语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故事。今天,我们要来聊聊一个与音乐、友情和理解有关的成语——“知音识曲”。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音乐之美,更蕴含了人与人之间深刻的情感交流和理解。 首先,“知音识曲”中的“知音”,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典故。据《列子·汤问》记载,春秋时期,楚国有位名叫俞伯牙的人,他弹得一手好琴。有一次,他在山中弹奏,正巧被一位名叫钟子期的人听到。钟子期不仅听懂了俞伯牙所表达的情感,还能准确地指出曲子所描绘的画面。两人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钟子期去世,俞伯牙认为世界上再无能真正理解他琴声的人,便将琴摔碎,不再弹奏。这个故事反映了真正的知音难求,也体现了音乐作为情感交流媒介的力量。 而“识曲”,则指的是能够理解和欣赏音乐的能力。它不仅仅是指能够辨认出具体的旋律或节奏,更重要的是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就像俞伯牙的琴声,需要一颗同样敏感的心去倾听,才能真正体会到其间的深意。 因此,“知音识曲”这一成语,不仅是对音乐艺术的一种赞美,更是对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的渴望。它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能够遇到一个真正懂得自己内心世界的人是多么珍贵。无论是通过音乐、文学还是其他任何形式的艺术创作,当两个人能够在精神层面上产生共鸣时,那份连接便是最美好的知音关系。 总之,“知音识曲”这一成语,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色彩,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之余,不妨静下心来,聆听那些能够触动心灵的声音,或许就能发现那份久违的知音之情。

知音识曲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知音识曲的意思解释、知音识曲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行百里者半九十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众多非一 指类别甚多,不止一种。
穷途潦倒 潦倒:失意。形容无路可走,十分失意。参看“穷愁潦倒”。
夜深人静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销声匿迹 不出声;不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销:消失。
秣马厉兵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牛口之下 借指卑下的地位。
漫不经心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异途同归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互通有无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风急浪高 形容风浪很大。
死对头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将伯之呼 指求人帮助。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口坠天花 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后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华,同“花”。
狼吞虎咽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胡支扯叶 见“胡枝扯叶”。
不可告人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过门不入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一览无余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鞭辟入里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举足轻重 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色厉内荏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屦及剑及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息息相关 息:呼吸。呼吸也相互关连。形容非常密切。
跃跃欲试 跃跃:急于要动的样子。心情急切地想试一试。形容对某事情非常有兴致;急切想试试。
大起大落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暗香疏影 暗香:淡淡的香气;疏影:稀疏的影子。梅花的香味和姿态。指称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