狰狞面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凶恶的相貌。
出处《塞上行·行纪·忆西蒙》:“两个蒙古青年骑快马而来,下马入帐,以狰狞面目,厉声问我要票。”
例子敌人见利诱不成,便露出了他们的狰狞面目,用枪毙来威胁革命者。
基础信息
拼音zhēng níng miàn mù
注音ㄓㄥ ㄋ一ㄥˊ ㄇ一ㄢˋ ㄇㄨˋ
繁体狰獰靣目
感情狰狞面目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状语;用于人的外貌。
近义词面目狰狞
俄语зверское обличье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狰狞面目”成语解析》
在汉语的词汇宝库中,“狰狞面目”是一个极具表现力且富有深意的成语。
**一、字面含义**
从字面来看,“狰狞”形容样子凶恶,可怕;“面目”指脸。所以“狰狞面目”最直观的意思就是脸上呈现出一种凶恶、恐怖的表情。当我们想象一个人或者事物展现出这样的状态时,脑海中会浮现出那些青面獠牙、怒目圆睁的形象,仿佛透着一股令人胆寒的气息。
**二、语义引申与用法**
1. **描写人的情绪或性格状态**
- 在描写人的愤怒、仇恨等极端情绪时,“狰狞面目”常常被使用。例如,在一场激烈的争吵中,一方被彻底激怒后,可能会“露出狰狞面目”。这表示此时这个人已经失去了平日里的温和与理智,表情变得极为丑陋和吓人。这种用法能够生动地刻画出人物在情绪失控下的外在表现,使读者或者听众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当时紧张的氛围以及人物内心的波动。
- 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些性格残暴、冷酷无情的人平时所呈现出来的样子。像历史上的某些暴君,在对待百姓时总是摆出一副狰狞面目,他们不把百姓的生死放在眼里,以残酷的手段统治着国家,其行为背后的那种凶恶本质通过这个成语就能很好地表达出来。
2. **形容事物的外观特征**
- 对于一些看起来形状怪异、令人感到恐惧的事物,我们也会用“狰狞面目”来形容。比如古老的传说中的妖魔鬼怪,它们往往被描绘成有着狰狞面目,长长的尖牙、血红的眼睛、扭曲的脸庞,这些形象是人们基于对未知的恐惧而创造出来的,而“狰狞面目”准确地概括了这类神秘莫测又充满威胁的事物的外貌特点。再如,一些古老的建筑遗迹,经过岁月的侵蚀和风雨的洗礼,墙壁上布满了斑驳的痕迹,石柱也歪歪斜斜,整体看起来就像一张张狰狞面目,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沧桑与悲凉。
**三、文化内涵**
1. **人性的复杂反映**
- 这个成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人类并非总是善良和美好的一面示人,在受到利益驱使、遭遇挫折或者陷入仇恨的时候,可能会显露出狰狞面目。它提醒着人们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内心的善良,不要被黑暗的一面所吞噬。同时也警示着我们在面对他人可能展现出来的狰狞面目时,要懂得理解背后的原因,可能是环境、经历等因素造成的,并尝试用积极的方式去化解矛盾。
2. **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 在文学、绘画、雕塑等艺术创作领域,“狰狞面目”具有独特的价值。许多作家会在作品中塑造具有狰狞面目的人物形象来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和冲突感。画家和雕塑家也会通过刻画狰狞的面容来传达特定的情感或者思想,如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就会创作出战场上士兵们带着狰狞面目战斗的画面,让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无情。
总之,“狰狞面目”这一成语以其简洁而生动的表述,在汉语表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对于描述具体的情景还是抽象的情感、人性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用法。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语重情深(意思解释)
- 日甚一日(意思解释)
- 因材施教(意思解释)
- 节用裕民(意思解释)
- 人才济济(意思解释)
- 引鬼上门(意思解释)
- 力小任重(意思解释)
- 火树银花(意思解释)
- 鹤立鸡群(意思解释)
- 穷家富路(意思解释)
- 推三阻四(意思解释)
- 春山如笑(意思解释)
- 营私舞弊(意思解释)
- 十羊九牧(意思解释)
- 路无拾遗(意思解释)
- 弟子孩儿(意思解释)
- 漫不经心(意思解释)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释)
- 融会贯通(意思解释)
- 珠玉之论(意思解释)
- 打情卖笑(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释)
- 依样画葫芦(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意思解释)
- 笑貌声音(意思解释)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释)
※ 狰狞面目的意思解释、狰狞面目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轻而易举 | 轻:轻松;举:向上托。很轻松很容易地举起来。形容做事情毫不费力。 |
床上安床 | 比喻不必要的重叠。 |
挺身而出 | 形容遇到危难时;勇敢地站出来;担当其任。挺:挺起身来;勇敢刚毅的样子。 |
反求诸己 | 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 |
骨肉离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臭名远扬 |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
流离颠沛 |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薄暮冥冥 | 薄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时天色昏暗。 |
万无一失 |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白发苍苍 | 苍苍:灰白色。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法不阿贵 | 法:法律。阿:偏袒;讨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意思是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慌不择路 |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 鸳鸯:鸟名,比喻夫妻。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乱点鸳鸯,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比喻胡乱指挥。 |
无所畏惧 |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形形色色 |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 |
亡魂失魄 |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流风馀俗 | 遗留的风气、习俗。 |
西学东渐 | 渐:流入。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 |
致知格物 | 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
倒悬之急 | 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
妨功害能 | 压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 |
皮松肉紧 | 形容漫不经心,宽泛而无关紧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