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áixīnzhīxùn

宅心知训



宅心知训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宅心:居心;训:规范,准则。心里知道规范、准则。

出处《尚书·康诰》:“汝丕远惟商者奇成人,宅心知训。”


基础信息

拼音zhái xīn zhī xùn

注音ㄓㄞˊ ㄒ一ㄣ ㄓ ㄒㄨㄣˋ

感情宅心知训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宅心知训”这个成语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解析这个成语。 ### 成语来源 “宅心知训”出自《左传·昭公三年》:“君子曰:‘能以国让,仁孰大焉?能仁于人,惠孰大焉?能知其心,安孰大焉?能安于仁,宅心知训,信孰大焉?’”这里的“宅心知训”,原意是指一个人能够安居于仁德之中,并且能够理解、领悟并遵循这些教导。简而言之,它强调的是一个人内心的修养以及对外部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 字面解析 - **宅**:在这里有“安居”的意思,引申为内心深处。 - **心**:指内心,心灵。 - **知**:理解,领悟。 - **训**:教导,训诫。 合起来,“宅心知训”可以理解为内心深处安居于仁德之中,能够理解和领悟这些仁德的教导。 ### 现代含义 在现代社会,“宅心知训”更多地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深刻的智慧。这种人不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仁爱、正义等美德,还能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提升自我,进而影响周围的人,传递正能量。 ### 例子应用 例如,在一个团队中,有一位成员总是能够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践行团队的核心价值观,并且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冷静分析,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这样的人就可以被称为“宅心知训”,因为他不仅内心充满善意,而且能够将这些美好的品质通过实际行动展现出来,同时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 结语 “宅心知训”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和践行的成语。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保持一颗仁爱之心,不断学习和进步,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宅心知训”的人,用我们的行动去感染和改变这个世界。

宅心知训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宅心知训的意思解释、宅心知训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鸣锣开道 鸣锣:敲锣。封建时代官吏出行时;前面差役敲锣;吆喝行人回避。现多比喻为某种事物的产生制造舆论。
纸老虎 指表面强大而无实际本事的东西。
一夕一朝 同“一朝一夕”。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暴发户 指突然发了财得了势的人。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主忧臣劳 忧:忧患。君主有了忧患,臣下就要为他效力。
万马奔腾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奔腾:跳跃着奔跑。
结驷连骑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语重心长 重:郑重。恳切话说得诚恳;有分量;心意深长。
满招损,谦受益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经纬天地 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黑不溜秋 形容黑得很难看。
罪上加罪 指罪恶更为严重。
绘声绘影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令人满意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不置可否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急功近利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
心烦意乱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安闲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起死回生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丰功伟绩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勋和成就。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竹篮打水一场空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虑周藻密 藻:辞藻,措辞。密:缜密。思路严谨,措词缜密。考虑周到,辞采细密。
沉鱼落雁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鱼下沉;使飞雁降落;不敢与之比美。后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临危授命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