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酒问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也比喻勤学好问。
出处《汉书·扬雄传下》:“家素贫,嗜酒,人希至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又,“乃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
例子今天的年轻人不会像古代载酒问字那样去求学了
基础信息
拼音zài jiǔ wèn zì
注音ㄗㄞˋ ㄐ一ㄡˇ ㄨㄣˋ ㄗˋ
繁体載酒問字
感情载酒问字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比喻勤学好问。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载酒问字”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文化典故,蕴含着深厚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在现代汉语中,它被用来比喻向学识渊博的人求教,或是指那些热衷于学问、积极寻求知识的人士。下面我们就来深入解析这个成语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故事。
### 成语来源
“载酒问字”最早见于《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边让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以才情横溢著称。据记载,边让年幼时便聪慧过人,喜好读书。他经常带着酒去拜访当时著名的学者蔡邕,向其请教各种问题,尤其是关于文字和文献的知识。蔡邕对他十分赏识,并亲自教授他许多知识。这段佳话后来被人们总结为“载酒问字”,用来形容边让这种勤学好问的态度。
### 成语释义
1. **直接含义**:字面意义上,“载酒问字”是指带着酒去向别人请教问题或求解疑难。这里的“载酒”不仅表示物质上的馈赠,更是一种尊重与诚意的表现。
2. **引申含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成语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比喻性的表达方式。它不仅仅局限于求教具体的知识点,而是泛指所有形式的学习与求知行为。无论是向老师求教,还是向朋友探讨学问,都可以用“载酒问字”来形容。
### 文化意义
“载酒问字”的故事体现了古人对于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师长的尊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被视为美德之一。通过这个成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学者勤奋好学的精神,还能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教育、崇尚知识的价值观。
### 现代应用
在当今社会,“载酒问字”依然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文学作品或正式场合中。它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提醒着我们要保持一颗谦虚好学的心,不断追求真理与智慧。
总之,“载酒问字”这一成语不仅是对边让个人事迹的纪念,更是对中国传统美德的一种传承。它鼓励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勇于探索未知,这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女娲补天(意思解释)
- 阿谀奉承(意思解释)
- 杀手锏(意思解释)
- 门当户对(意思解释)
- 通都大邑(意思解释)
- 满招损,谦受益(意思解释)
- 理直气壮(意思解释)
- 分门别类(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鲜血淋漓(意思解释)
- 子继父业(意思解释)
- 飞蛾扑火(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半新不旧(意思解释)
- 无计可施(意思解释)
- 惹是生非(意思解释)
- 张徨失措(意思解释)
- 千里命驾(意思解释)
- 朝升暮合(意思解释)
- 母夜叉(意思解释)
- 迷迷糊糊(意思解释)
- 金蝉脱壳(意思解释)
- 勿谓言之不预(意思解释)
- 拳头产品(意思解释)
- 变态百出(意思解释)
- 甘之如饴(意思解释)
- 英雄所见略同(意思解释)
※ 载酒问字的意思解释、载酒问字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盈科后进 | 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老马识途 | 识:认得;途:路。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比喻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 |
不屑一顾 | 不屑:认为不值得;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一顾:看一下。不值得一看。指对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困:贫乏。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鼠凭社贵 | 老鼠把窝做在土地庙下面,使人不敢去挖掘。比喻坏人仗势欺人。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
香草美人 |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
雪兆丰年 |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
举贤任能 |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
因噎废食 |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废:停止;食:吃。因吃东西卡过喉咙;从此就停止吃东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
巧上加巧 |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
节哀顺变 |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
挖空心思 | 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
火烛银花 | 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
恶醉强酒 |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勤学苦练 |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笑貌声音 |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
千家万户 | 众多人家。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坐以待毙 |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
细水长流 |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
意料之外 | 没有想到的。 |
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 缘:缘分。有缘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会相聚在一起。没有缘分的人即使面对面走过,也聚不到一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