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文允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能文能武。
出处《诗经 鲁颂 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
例子宋 苏轼《表忠观碑》:“世有爵邑,允文允武,子孙千亿。”
基础信息
拼音yǔn wén yǔn wǔ
注音ㄩㄣˇ ㄨㄣˊ ㄩㄣˇ ㄨˇ
感情允文允武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文武双全、能文能武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在中华文化的漫长历史长河中,成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也展现了汉语表达的精妙之处。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既具诗意又充满力量感的成语——“允文允武”。
“允文允武”这一成语出自《尚书·周书·康诰》:“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明明。乃裕民,兹不我遐弃,予小子其承保乃文考,乃武考。”这段话大意是说周文王能够以德治国,既能文又能武,是一位贤明的君主。后人从中提炼出了“允文允武”这一成语。
“允”字在古代有“公平、允许”的意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既……又……”。因此,“允文允武”可以直译为“既能文又能武”,意指一个人既有文学才华,又有军事才能。它形容的是那种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人才。
在现代社会,“允文允武”这个成语依然有着广泛的使用场景。它可以用来赞美那些在学术研究和体育竞技等不同领域都有所成就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既懂管理又擅长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还象征着一种全面发展的理念,鼓励人们不仅要追求知识学问,也要注重身体素质的锻炼,做到身心俱健。
总之,“允文允武”这一成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它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通过学习这样的成语,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从中汲取到关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有益启示。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随机应变(意思解释)
- 中正无私(意思解释)
- 离世遁上(意思解释)
- 来去无踪(意思解释)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解释)
- 见多识广(意思解释)
- 阿世取容(意思解释)
- 匡乱反正(意思解释)
- 正身明法(意思解释)
- 苦思冥想(意思解释)
- 不僧不俗(意思解释)
- 安安静静(意思解释)
- 拂袖而去(意思解释)
- 百战百胜(意思解释)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释)
- 谠言直声(意思解释)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释)
- 黄雀衔环(意思解释)
- 漫不经心(意思解释)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意思解释)
- 融会贯通(意思解释)
- 心烦意乱(意思解释)
- 理直气壮(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允文允武的意思解释、允文允武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有两下子 | 比喻有点本领。 |
齐头并进 | 几支队伍并行前进。也指几个事情同时展开。 |
逢人只说三分话 |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损人不利己 |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
遗形藏志 |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拭目以待 | 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
唯物主义 |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
营私舞弊 | 营:谋求;舞:玩弄;弊:坏事。为了谋求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违法乱纪。 |
指天誓日 | 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
满招损,谦受益 |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珠玉之论 |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足衣足食 |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
从天而降 | 天上掉下来的。 |
万变不离其宗 |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
避俗趋新 |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
流风馀俗 | 遗留的风气、习俗。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绝路逢生 | 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
入文出武 | 称人兼备文武之才,入朝为文臣,出朝为将帅。 |
凿壁偷光 | 在墙上凿开一个小孔;偷借邻家的灯光读书。形容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刻苦学习。 |
鲜为人知 | 鲜:很少。很少被人知道。 |
双管齐下 | 管:笔;齐:同时。双手执笔同时作画。比喻为达到某个目的同时采取两种措施或同时做两件事情。 |
记忆犹新 | 犹:还;仍然。对过去的往事仍然刻记得清清楚楚;好像刚刚发生一样。形容印象极其深刻。 |
息迹静处 | 息:止息;迹:行迹,脚印;处:处所。要想不见行迹,只有自己静止不动。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以身作则 | 身:自身;则:准则;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