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肠雁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泛指书信。
出处唐·李绅《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诗:“鱼肠雁足望缄封,地远三江岭万重。”
基础信息
拼音yú cháng yàn zú
注音ㄩˊ ㄔㄤˊ 一ㄢˋ ㄗㄨˊ
繁体魚腸雁足
感情鱼肠雁足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鱼肠尺素、鱼封雁帖、鱼笺雁书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鱼肠雁足:古人的通信与信物》
在中国古代,人们的沟通方式远没有现代这样便捷。在信息传递尚不发达的时代,人们用什么来表达情感、传递消息呢?“鱼肠雁足”这一成语,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它既包含了古人对于通信工具的想象,也反映了他们对于自然界的敏锐观察。
“鱼肠雁足”出自于《汉书·苏武传》,其中记载了苏武被扣留在匈奴时,曾通过大雁将书信带回中原的故事。这里的“雁足”,指的就是大雁脚上系着的书信。“鱼肠”则来源于另一个传说:有人曾在鱼腹中发现过藏有书信的竹筒。这两个典故合在一起,就构成了“鱼肠雁足”的意象。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成为了一种奢侈的行为。因此,当有人想到利用大雁和鱼来传递书信时,这无疑是一种极为大胆且富有想象力的尝试。大雁作为候鸟,每年都会往返于南北之间,它们的迁徙路线几乎覆盖了整个中国。因此,人们认为如果能够将书信系在大雁的腿上,那么这些信件就能够随着大雁的迁徙而到达目的地。至于鱼腹中的书信,则可能是因为古人发现了鱼肚子里的竹简,从而产生了鱼可以作为传递书信工具的想法。
然而,这种浪漫的通信方式并非总是能够实现。大雁虽然会飞越千里,但它们是否能够准确地将书信送到指定地点,却是一个未知数。同样,鱼腹中的书信也需要特定的条件才能被发现。因此,“鱼肠雁足”更多的是一种理想化的象征,表达了人们对通信的美好愿望。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发明了更为可靠的通信方式,如驿站传信、飞鸽传书等。但是,“鱼肠雁足”这一成语却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反映了古人对于通信工具的无限遐想,更体现了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明若观火(意思解释)
- 落叶归根(意思解释)
- 从俗浮沉(意思解释)
- 前瞻后顾(意思解释)
- 不分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一干二净(意思解释)
- 可想而知(意思解释)
- 促膝谈心(意思解释)
- 庖丁解牛(意思解释)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意思解释)
- 敲诈勒索(意思解释)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释)
- 绊脚石(意思解释)
- 作贼心虚(意思解释)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释)
- 饱食暖衣(意思解释)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意思解释)
- 胜友如云(意思解释)
- 动魄惊心(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古往今来(意思解释)
- 学而优则仕(意思解释)
- 公子哥儿(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精明强干(意思解释)
- 诸如此类(意思解释)
- 避俗趋新(意思解释)
- 华不再扬(意思解释)
※ 鱼肠雁足的意思解释、鱼肠雁足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条条大路通罗马 | 比喻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办事,都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 |
心灰意懒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形容丧失信心;不图进取。灰:消沉;懒:懈怠。 |
落叶归根 | 树叶落到树根旁。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异乡的人;最终还是要回归本乡本土。 |
故家乔木 | ①谓世家的人才、器物必定出众。②喻指乡贤。 |
盲人说象 | 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
前瞻后顾 | 同“瞻前顾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时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
臭名远扬 |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
辞简意足 | 简:简要;足:充实,完备。文词简要而内容充实。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
兵荒马乱 |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不到黄河心不死 |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巧上加巧 |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
夷为平地 | 夷:拉平,铲平。铲平使成一块平地。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不治之症 |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
婆婆妈妈 |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春光明媚 | 明媚:鲜艳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目无全牛 |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
善善恶恶 |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
笑貌声音 |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
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飞蛾扑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
偶语弃市 | 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 |
唯利是图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
精明强干 |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