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ánmíngbiēyìng

鼋鸣鳖应



鼋鸣鳖应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互相感应,一倡一和。

出处《后汉书·张衡传》:“高祖踞洗,以对郦生,当此之会,乃鼋鸣而鳖应也,故能同心戮力。”

例子《旧唐书·李密传》:“鼋鸣鳖应,见机而作,宜各鸠率子弟,共建功名。”


基础信息

拼音yuán míng biē yìng

注音ㄩㄢˊ ㄇ一ㄥˊ ㄅ一ㄝ 一ㄥˋ

繁体黿鳴鱉應

感情鼋鸣鳖应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一倡一和。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鼋鸣鳖应:自然界的和谐之声》 在浩瀚的中国成语海洋中,“鼋鸣鳖应”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个成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生态智慧,它不仅仅是一个生动的比喻,更是一种哲学思想的体现。 “鼋鸣鳖应”出自于《庄子·外物》,原文是:“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失其国矣。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这段话中的“鼋鸣鳖应”,原意是指鼋和鳖之间相互呼应的声音。鼋是一种大龟,鳖则是小型的水生爬行动物。在古代,人们常常能在湖泊、河流等水域中听到这两种动物发出的声音,它们彼此之间仿佛在进行某种交流或对话,这种现象被庄子用来比喻自然界中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然而,在现代社会,“鼋鸣鳖应”的意义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引申。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和谐共处的理念,即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能够相互理解和尊重,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这种和谐共处都是构建美好社会的基础。正如鼋和鳖在自然环境中和谐共生一样,人类也应该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理解不同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共识,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因此,“鼋鸣鳖应”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更传递了深刻的哲理思想。它提醒我们,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保持开放的心态,倾听他人的声音,尊重差异,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共存。

鼋鸣鳖应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鼋鸣鳖应的意思解释、鼋鸣鳖应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天经地义 经:道;原则;义:正理。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比喻理所当然;不可置疑。
满满当当 形容很满的样子。
轮焉奂焉 形容房屋高大众多。
褒善贬恶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结党营私 营:谋求。互相组成小集团;为谋得个人私利而干坏事。也作“植党营私。”
喟然长叹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苦口之药 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悬崖勒马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聊以自慰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直捣黄龙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困而不学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吃不了兜着走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燕雀安知鸿鹄志 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众建贤才 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各行各业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
扪心自问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凡夫俗子 泛指平庸的人。
胡支扯叶 见“胡枝扯叶”。
意料之外 没有想到的。
移日卜夜 指昼夜相继。
如火如荼 荼:音图。像火一样红;像茅草花一样白。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可有可无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
繁荣富强 繁荣:(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兴盛;富强:(国家)生产丰富;力量强大。形容国家兴旺发达;富足强大。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命途多舛 舛: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挥戈反日 挥舞兵器,赶回太阳。比喻排除困难,扭转危局。
天下为一 一:统一。指国家统一
跃跃欲试 跃跃:急于要动的样子。心情急切地想试一试。形容对某事情非常有兴致;急切想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