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ánchéng

援笔立成



援笔立成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援笔:拿笔。拿起笔立刻写成。形容才思敏捷。亦作“援笔成章”、“援笔而就”。

出处《南史·蔡景历传》:“召令草檄,景历援笔立成,辞义感激,事皆称旨。”

例子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6卷:“李太白一斗百篇,援笔立成。”


基础信息

拼音yuán bǐ lì chéng

注音ㄩㄢˊ ㄅ一ˇ ㄌ一ˋ ㄔㄥˊ

繁体援筆立成

感情援笔立成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写作等。

近义词援笔成章、援笔立就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援笔立成:书写迅速而完美 在中华文化的漫长历史中,许多成语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于智慧、才能和技艺的高度评价。其中,“援笔立成”便是这样一个成语,它简洁而又生动地描绘了一个人才华横溢、文思泉涌的情景。 ### 成语出处与含义 “援笔立成”出自《北史·文苑传序》:“援笔立成,若素构。”这里的“援笔”,指的是拿起笔来,引申为开始写作;“立成”则表示立即完成。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人能够快速地写出文章或诗词,并且内容完整、质量上乘,仿佛之前已经构思好了一样。 ### 成语背后的故事 这个成语的背后,有着不少动人的故事。比如南朝梁代的文学家任昉(fǎng),他被誉为“神童”,以其过人的文学才华闻名于世。据传有一次,梁武帝让他在短时间内撰写一篇诏书,任昉不假思索,提笔即就,文辞优美、条理清晰,让人叹为观止。这个故事很好地诠释了“援笔立成”的意境。 ### 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援笔立成”不仅仅是一个描述文学才能的成语,它更象征着一种高效的工作态度和卓越的解决问题能力。无论是从事文学创作还是其他领域的工作,能够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任务,无疑是一种宝贵的才能。这种能力要求个人不仅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的思维反应。 ### 如何培养 对于想要提高自己“援笔立成”能力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平时多读书、多思考、多练习。只有积累了足够的知识和经验,才能在关键时刻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挑战时不要慌张,冷静分析问题的本质,也是提高这方面能力的关键。 总之,“援笔立成”不仅展现了古人的才情与智慧,也激励着现代人不断学习、勇于挑战。在快节奏的今天,这种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职场上脱颖而出,也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援笔立成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援笔立成的意思解释、援笔立成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草木知威 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势极大。
举世混浊 举:全。混浊: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柳暗花明又一村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同室操戈 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离弦走板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扶摇直上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
满招损,谦受益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尘外孤标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拔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欺善怕恶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善游者溺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胡子拉碴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
兵微将寡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交臂历指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地大物博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安闲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凤协鸾和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忙不择价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
平地一声雷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孜孜不倦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充耳不闻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风风雨雨 刮风下雨,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
慌不择路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欢聚一堂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赤胆忠心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很忠诚;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也作“忠心赤胆”。
命途多舛 舛: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