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忘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忧:忧虑。一心忧虑国事,忘了自身安危。
出处《晋书·淮南忠壮王允传》:“故淮南王允忠考笃诚,忧国忘身,讨乱奋发,几于克捷。”
例子《明史·于谦传》:“至性过人,忧国忘身。”
基础信息
拼音yōu guó wàng shēn
注音一ㄡ ㄍㄨㄛˊ ㄨㄤˋ ㄕㄣ
繁体憂國忘身
感情忧国忘身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忧国忘身”是一个富有深意的成语,它源自中国古代文化,深刻地体现了古人对于国家命运和自身安危之间关系的理解与态度。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来源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 成语的字面意义
首先,从字面上看,“忧国忘身”的“忧”表示忧虑、担忧;“国”指的是国家;“忘”则意味着忘记或不顾;“身”则是指个人的身体或利益。整个成语可以理解为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忘记了个人的安危。
### 成语的深层含义
进一步分析,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个人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它不仅仅是一种行为上的表现,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高度认同。在古代社会,这种精神往往被看作是忠臣义士的标志。他们能够超越个人的小我,将国家的大我置于首位,即使面临生命危险,也毫不退缩。
### 成语的历史背景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成公九年》中,原文是:“晋侯使士会平王室,定公八年,齐伐我北鄙,公使告于晋。士会曰:‘不可。吾闻之,畏首畏尾,身其余几?今晋国虽小,其敢忘周室之难乎?’”这里,士会面对外敌入侵时,强调了即使是小小的晋国也不应该忘记维护周室(即国家)的责任,即使这意味着个人可能面临的危险。
### 成语的文化价值
“忧国忘身”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国情怀,这种精神在历史长河中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是古代的文人武士,还是现代的社会各界人士,这种精神都是一脉相承的。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提醒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担当意识,勇于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 结语
总的来说,“忧国忘身”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个成语,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还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新仇旧恨(意思解释)
- 僧多粥少(意思解释)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结党营私(意思解释)
- 如法炮制(意思解释)
- 鸿鹄将至(意思解释)
- 安于现状(意思解释)
- 饥肠辘辘(意思解释)
- 擦肩而过(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解释)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释)
- 死对头(意思解释)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释)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释)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战战业业(意思解释)
- 粉墨登场(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意思解释)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释)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意思解释)
- 前赴后继(意思解释)
- 逢人说项(意思解释)
- 无计可施(意思解释)
- 力屈道穷(意思解释)
- 甘拜下风(意思解释)
※ 忧国忘身的意思解释、忧国忘身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识文断字 | 知晓文字。 |
畏缩不前 |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
白费心机 | 白费心思,形容徒劳无益。 |
患难与共 | 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与共:在一起。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 |
乌合之众 | 合:聚合;众;许多人。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
广阔天地 |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 |
今来古往 | 犹古往今来。 |
安步当车 | 安:安详从容;不慌不忙。步:步行;当: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 |
不到黄河心不死 |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色中饿鬼 |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话就说。 |
尘外孤标 |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气吞牛斗 | 牛:牵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一条龙 |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徒:空;羡:羡慕。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 |
法不阿贵 | 法:法律。阿:偏袒;讨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意思是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
公子哥儿 |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绿林强盗 | 指山林的强盗。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鸡口牛后 |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剐: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