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ànzhīxùn

贻燕之训



贻燕之训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燕:通“宴”,安逸,安闲。留下安逸的教训。指告诫后人只求生活安逸,不求飞黄腾达。

出处唐·白居易《许昌县令新厅壁记》:“呜呼吾家世以清简,垂为贻燕之训。”


基础信息

拼音yí yàn zhī xùn

注音一ˊ 一ㄢˋ ㄓ ㄒㄨㄣˋ

繁体貽燕之訓

感情贻燕之训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贻燕之训:解读家风传承的智慧》   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成语中,“贻燕之训”这个成语虽然不像其他一些成语那样广为人知,但它却蕴含着深刻的家风传承和教育理念。本文将从成语的字面意义、历史背景以及现代启示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成语的内涵。   首先,我们来看“贻燕之训”的字面意思。“贻”,意为遗留、传给;“燕”在这里特指古代的一种鸟,而“训”则意味着教导或教训。因此,从字面上理解,“贻燕之训”可以被理解为“留给后代的教诲”。它形象地描绘了父母或长辈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将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传授给下一代的情景。   追溯到历史背景,“贻燕之训”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五年》:“燕子不入于室,而藏于梁间,是其能远害也。君子曰:‘燕子有训,人亦宜效之。’”这里提到的燕子,以其聪明才智选择在屋梁间筑巢,避免了进入室内可能遭受的风险。古人认为这种行为背后蕴含着某种智慧,于是将其视为一种值得效仿的行为准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将这种“燕子的智慧”引申为长辈对晚辈的教育和指导,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贻燕之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在培养下一代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传承优良家风,成为了许多家庭面临的重要课题。家长不仅需要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更应该注重孩子品德修养的培养,教会他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正如“贻燕之训”所倡导的那样,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将正面的价值观传递给孩子,帮助他们成长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总之,“贻燕之训”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深邃的文化传统,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要忘记对下一代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我们一起努力,将这份宝贵的财富传承下去,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良好的家风熏陶下健康成长。

贻燕之训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贻燕之训的意思解释、贻燕之训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闳意妙指 见“闳意眇指”。
改俗迁风 迁:改。改变风俗习气。
德重恩弘 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
老奸巨猾 老:很;极;奸:奸诈;巨:大;极;猾:狡猾。形容阅历深而手段极其奸诈狡猾的人。
用智铺谋 运用智力,设谋略。亦作“用计铺谋”。
上下其手 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缘悭分浅 悭:欠缺。缘分欠缺。指与对方无缘相见
众喣山动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夫唱妇随 唱:原为“倡”;即倡议;提出某种意见。丈夫说什么;妻子也跟着说什么。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形容夫妻和睦。
铁面无私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庖丁解牛 庖丁:厨师。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归十归一 谓有条有理。
火烛银花 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海底捞月 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团团转 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
作壁上观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龙争虎斗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兵微将寡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结缨伏剑 结缨:系上帽带;伏剑:拔剑自刎。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
叫苦连天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学而优则仕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牛骥同槽 见“牛骥同皁”。
牵肠挂肚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汗马功劳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胆大心小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热气腾腾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取之不尽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妙语连珠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