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秉大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言论行事全秉公心。
出处明·张居正《答工部郎中刘公伯燮言用人毁誉》:“仆近来用人处事,一秉大公。”
例子那里有好人?本县为官,上不欺君,下不虐民,自到任二年之久,我一秉大公办事。坑余生《续济公传》第二回
基础信息
拼音yī bǐng dà gōng
注音一 ㄅ一ㄥˇ ㄉㄚˋ ㄍㄨㄥ
感情一秉大公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大公无私。
近义词一秉至公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在中华文化的广阔天地中,成语作为语言的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富有哲理意味的成语——“一秉大公”。
“一秉大公”这一成语源自《左传·僖公十年》,原文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曰:‘有。唯其言之信也。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曰:‘一言而丧邦,有诸?’曰:‘有。唯其言之不信也。’曰:‘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故君子不务于言而务于行,不务于虚名而务于实德。一秉大公,天下归心。’”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说话能够振兴国家,是因为他的话可信且公正。反之,如果说话不诚不公,则可能造成国家的衰败。因此,君子应当注重行动而非空谈,重视实际的德行而非虚名。只有秉持公平无私的态度,才能赢得人心,使天下归顺。
从字面上理解,“一秉大公”的意思是指始终如一地坚持公正无私的原则。这里的“一”表示始终如一,“秉”则是秉持、保持的意思,“大公”则指公平公正。整个成语强调的是,在处理事务或与人交往时,应该始终保持公平正直的态度,不偏不倚,不谋私利。
在生活中,无论是在职场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应该践行“一秉大公”的精神。比如,在工作中,面对各种利益关系时,我们应当坚守原则,公平对待每一位同事和合作伙伴;在家庭生活中,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时,也应该做到客观公正,避免偏袒任何一方。这样的态度不仅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也能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总之,“一秉大公”不仅是对个人道德品质的要求,也是对社会秩序的一种维护。它提醒我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始终保持一颗公正无私的心,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周围的人,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薪贵于桂(意思解释)
- 轮扁斫轮(意思解释)
- 火树银花(意思解释)
- 晕头转向(意思解释)
- 损人不利己(意思解释)
- 男女授受不亲(意思解释)
- 举贤任能(意思解释)
- 经纬天下(意思解释)
- 营私舞弊(意思解释)
- 吴头楚尾(意思解释)
- 拔茅连茹(意思解释)
- 吴下阿蒙(意思解释)
- 冲锋陷阵(意思解释)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释)
- 流里流气(意思解释)
- 结缨伏剑(意思解释)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释)
- 贤母良妻(意思解释)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释)
- 轻重缓急(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性命攸关(意思解释)
- 引领翘首(意思解释)
- 出师不利(意思解释)
- 半新不旧(意思解释)
- 岁寒三友(意思解释)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释)
- 首尾两端(意思解释)
※ 一秉大公的意思解释、一秉大公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早出晚归 | 早晨出动,晚上归来。 |
名山大川 |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 |
春风化雨 | 化雨:适时的雨。像用和暖的春风吹拂人;似及时的雨水滋润大地一样。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
莫衷一是 | 莫:不;还是;衷:折衷;断定;是:对。指不知哪个正确。形容各种意见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 |
前因后果 | 佛教讲;先前种什么因;后来就结什么果;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指事情的全部过程。 |
目光短浅 | 缺乏远见卓识的、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 |
敌众我寡 | 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多形容双方对峙;众寡悬殊。 |
生龙活虎 |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
算无遗策 | 算:计划;遗策:失算。形容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 |
直截了当 | 了当: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绕弯子。 |
笃近举远 | 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
学而时习之 |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
白日见鬼 | 大白天见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闲、冷落。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
饥肠辘辘 | 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象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
繁文缛节 | 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
苦口之药 | 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花言巧语 |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
今是昨非 |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无关紧要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口坠天花 | 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后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华,同“花”。 |
遗世绝俗 |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
黑天半夜 | 指深更半夜。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徒:空;羡:羡慕。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