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签万轴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藏书非常多。
出处南唐 李煜《题<金楼子>后》诗:“牙签万轴裹红綃,王粲书同付火烧。”
例子宋·胡继宗《书言故事·书史》:“称人书多,牙签万轴。”
基础信息
拼音yá qiān wàn zhóu
注音一ㄚˊ ㄑ一ㄢ ㄨㄢˋ ㄓㄡˊ
繁体牙簽萬軸
感情牙签万轴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藏书非常多。
近义词汗牛充栋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牙签万轴:描绘书籍之多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成语是汉语表达中的瑰宝,它们不仅言简意赅,而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一个颇具画面感的成语——“牙签万轴”。这句成语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东坡题跋·书李公择诗卷后》:“公择笔力清劲,如建瓴走坂,又如牙签万轴,无不贯穿。”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牙签”和“万轴”的具体含义。“牙签”在古代是指一种用象牙或骨头制成的小棍,用来标记书籍的章节或段落,便于读者查找;而“万轴”则是形容数量极多,这里的“万”并非确切的数量,而是用来表示极大的数目。因此,“牙签万轴”合在一起,形象地描绘了一种书籍丰富、浩如烟海的情景。
苏轼在这句话中,通过比喻的方式,赞美了朋友李公择的文章才华横溢、知识渊博。他将李公择的作品比作无数的牙签和书轴,意味着其作品犹如图书馆般丰富,每一篇文章都像是经过精心编排的书卷,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和研究意义。
实际上,“牙签万轴”这一成语不仅仅用于赞美个人学识广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借用这一成语来形容某人藏书丰富或是知识渊博。例如,当有人提到某位学者家中藏书丰富时,我们可以说他的书房里“牙签万轴”,以此来表达对他学识的敬佩之情。
总之,“牙签万轴”这一成语不仅展现了古人对于书籍的珍视,也反映了他们对于知识积累的重视。它提醒我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更应该珍惜阅读的机会,不断充实自我,拓展视野,就像古人一样,通过积累知识,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解释)
- 短褐不全(意思解释)
- 正本溯源(意思解释)
- 烽火连年(意思解释)
- 付之一炬(意思解释)
- 居重驭轻(意思解释)
- 草菅人命(意思解释)
- 活蹦乱跳(意思解释)
- 奇才异能(意思解释)
- 争先恐后(意思解释)
- 头面人物(意思解释)
- 同心合力(意思解释)
- 结驷连骑(意思解释)
- 敲诈勒索(意思解释)
- 衣锦还乡(意思解释)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释)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释)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释)
- 祖传秘方(意思解释)
- 铁树开花(意思解释)
- 钿合金钗(意思解释)
- 纵横天下(意思解释)
- 叫苦连天(意思解释)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释)
- 汗马功劳(意思解释)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释)
- 义不容辞(意思解释)
- 竹篮打水一场空(意思解释)
※ 牙签万轴的意思解释、牙签万轴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路风尘 | 形容旅途辛苦。 |
费尽心思 | 心思:计谋。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 |
素昧平生 | 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素:从来;昧:不明白;不了解。 |
讴功颂德 | 讴:歌颂,赞美。指赞美功绩,歌颂恩德。 |
走马观花 | 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观察了解。走:跑。 |
户限为穿 | 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
乐道好古 |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
胆如斗大 | 胆:胆量;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像斗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 |
疙里疙瘩 | 文字不通畅,物体不平滑很粗糙。 |
藏形匿影 | 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纷乱如麻 | 麻:麻团。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 |
将寡兵微 | 寡:少;兵:士兵;微:衰败。兵少将少。形容兵力薄弱。 |
发号施令 |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
罄竹难书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女扮男装 | 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贤母良妻 | 见“贤妻良母”。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饥不择食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
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引领翘首 | 引领:伸长脖子;翘首:抬头。伸长脖子,抬着头。非常盼望的样子。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飞蛾扑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