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àoshízhīyán

药石之言



药石之言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药石:治病的药物和砭石,泛指药物。比喻劝人改过的话。

出处《旧唐书 高季辅传》:“(太宗)特赐钟乳一剂,曰:‘进药石之言,故以药石相报。’”

例子高季辅尝谏时政得失,太宗特赐钟一剂日:“进药石之言,故以药石相报。”(宋 孔平仲《续世说 直谏》)


基础信息

拼音yào shí zhī yán

注音一ㄠˋ ㄕˊ ㄓ 一ㄢˊ

繁体藥石之言

感情药石之言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比喻诚意劝人改过的良言。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药石之言:良药苦口利于病》 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成语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们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哲思,成为我们了解历史、学习语言、感悟人生的重要途径。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成语是“药石之言”,它如同一剂良药,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无尽的启示。 首先,“药石之言”字面意思是指像药物和砭石一样能够治病的言语。这里的“药”指的就是我们熟悉的药物,而“石”则特指古代的一种医疗工具——砭石,即用石头制成的针或刀,用于刺破脓肿或者刮除皮肤上的死肉,以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药石之言”比喻那些能够启发人深思、改正错误、促进成长的话语。 那么,这句成语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这要追溯到古代医学与哲学思想的交融。古人认为,疾病不仅源于身体的不适,还可能源自心灵的困扰。因此,在治疗身体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心灵的健康。而“药石之言”正是这种理念的体现,它强调了言语的力量,提醒人们要善于倾听来自他人的建议和批评,因为这些看似尖锐的言语往往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并改正自身的不足,从而达到身心俱健的状态。 在生活中,“药石之言”更是有着广泛的应用。当我们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朋友或家人的劝告有时会显得刺耳甚至难以接受,但这些声音往往是出于对我们深切的关怀和期望。正如《论语》中所言:“忠言逆耳利于行。”当我们勇敢地面对并接受这些“药石之言”,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提升和完善。同时,作为聆听者,我们也应该学会分辨哪些意见是有价值的建议,哪些只是无端的指责,这样才能更好地吸收有益的信息,避免被负面情绪所影响。 此外,“药石之言”也提醒着我们作为说话者,应该谨慎选择自己的表达方式。即使我们心中怀有善意,想要帮助他人,但如果缺乏技巧和分寸感,也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在给予建议时,我们需要考虑对方的感受,采用温和而坚定的方式,让对方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我们的观点。 总而言之,“药石之言”不仅是一个关于言语力量的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它教导我们要勇于面对批评,善于吸取经验,同时也提醒我们要以更加宽容和包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人。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一个既能接受“药石之言”的求学者,也能成为传播正能量、启迪他人的智者。

药石之言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药石之言的意思解释、药石之言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回心转意 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戒骄戒躁 戒:警惕;防备;躁:性急;警惕骄傲;防备急躁。
酒囊饭袋 囊:口袋。装酒装饭的口袋。喻指只会喝酒吃饭而毫无能力的人。
赶尽杀绝 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陈言务去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辞简意足 简:简要;足:充实,完备。文词简要而内容充实。
触目皆是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扬威耀武 见“扬威曜武”。
纷乱如麻 麻:麻团。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
饱食暖衣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罪上加罪 指罪恶更为严重。
刀耕火种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款学寡闻 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死对头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刻不容缓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立竿见影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见功效。
性命攸关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有志竟成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单刀直入 单刀:短柄长刀;直:径直;入:刺入。用短柄长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认准目标;勇猛向前。后比喻说话、办事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神不知鬼不觉 指形迹隐秘,不为人知。
出神入化 神:神妙;化:指化境;极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进入化境。形容技艺达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十八层地狱 层:重。地狱:佛教、基督教等指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认为人在生时为非作恶,死后进入十八层地狱,不得翻身。比喻悲惨的报应。
恩重如山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留恋不舍 依恋着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
弊多利少 指弊端超过有利。
惩恶劝善 惩:责罚;劝:勉励。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岂有此理 岂:哪里。哪里有这样的道理。指极为荒谬;决无道理。
连篇累牍 连:连接;篇、牍:古代写字用的竹筒和木板;累:重叠、堆积。指采用过多的篇幅叙述一件事。形容文辞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