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惩不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惩:处罚;惩处;贷:宽恕。严厉惩办;决不宽容。
出处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有或违者,必罚不贷。”
例子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不法分子,一定要严惩不贷。
基础信息
拼音yán chéng bù dài
注音一ㄢˊ ㄔㄥˊ ㄅㄨˋ ㄉㄞˋ
繁体嚴懲不貸
正音“惩”,不能读作“chěng”。
感情严惩不贷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用于罪犯。
辨形“贷”,不能写作“货”、“代”。
近义词绳之以法、杀一儆百、惩前毖后
反义词放任自流、姑息养奸、包庇纵容
英语punish sb. severely without merry
俄语строго и беспощáдно накáзывать
日语仮借(かしゃく)なく厳罰(げんばつ)に処(しょ)する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在浩瀚的汉语成语海洋中,“严惩不贷”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于法律与秩序的重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这个成语的奥秘。
### 成语来源
“严惩不贷”这一成语最早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刑罚不贷。”这里的“贷”字原意为宽恕、宽容。整句话的意思是说,一旦犯罪,就要严格地给予惩罚,绝不宽恕。这句话后来逐渐演化成我们现在熟知的“严惩不贷”。
### 成语释义
“严惩不贷”的现代含义是指对违法乱纪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而且这种处罚是不可避免的。它强调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无论身份地位如何,只要触犯了法律,就必须接受相应的惩罚。这不仅是对违法行为的一种警示,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 成语运用
在日常生活中,“严惩不贷”常被用来形容对待错误或违法行为时的态度和决心。比如,在讨论如何处理交通违规行为时,人们可能会说:“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必须严惩不贷,这样才能保障道路安全。”
此外,该成语也可以用于批评某些不负责任的行为。例如,在面对环境污染问题时,环保人士可能会呼吁政府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对于破坏环境的企业和个人,我们必须严惩不贷,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 文化价值
“严惩不贷”这一成语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于法治的重视以及对道德规范的坚守。它告诉我们,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离不开良好的法律制度和道德约束。只有当每个人都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受到应有的约束和惩罚时,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总之,“严惩不贷”作为一条重要的道德准则和法律原则,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要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同时也鼓励我们在面对不公时勇于发声,为构建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而努力。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炒鱿鱼(意思解释)
- 莫衷一是(意思解释)
- 劳民伤财(意思解释)
- 源源不断(意思解释)
- 没里没外(意思解释)
- 不攻自破(意思解释)
- 识字知书(意思解释)
- 行不顾言(意思解释)
- 逆来顺受(意思解释)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释)
- 一条龙(意思解释)
- 之子于归(意思解释)
- 法不阿贵(意思解释)
- 平地一声雷(意思解释)
- 密锣紧鼓(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别有用心(意思解释)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释)
- 无计可施(意思解释)
- 鸡毛蒜皮(意思解释)
- 倒载干戈(意思解释)
- 强人所难(意思解释)
- 为所欲为(意思解释)
- 将错就错(意思解释)
- 口是心非(意思解释)
- 滥用职权(意思解释)
- 读书三到(意思解释)
- 淫辞邪说(意思解释)
※ 严惩不贷的意思解释、严惩不贷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说东道西 | 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
多多益善 | 益:更加;善:好。越多越好;不厌其多。 |
将功补过 | 将:拿;补:补偿。用功劳补偿过错。 |
德容言功 | 见“德言容功”。 |
顿挫抑扬 |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样子)。 |
皮开肉绽 | 绽:裂开。皮肉都裂开。形容被殴打得伤势极重。 |
功成名就 |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
源源不断 |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 |
废书而叹 |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
触目皆是 |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
万里长城 |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敢不承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
令人作呕 |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
牛刀小试 |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试验。比喻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
恐后争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
胡支扯叶 | 见“胡枝扯叶”。 |
性命攸关 |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
洗耳恭听 |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也作“动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