揎拳舞袖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伸出拳头,挥动衣袖。一种粗野蛮横的姿态。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又有一班猛勇骁悍之辈,揎拳舞袖,说强夸胜,自称好汉,相见了便觉分外兴高,说话处脾胃多燥,行事时举步生风。”
基础信息
拼音xuān quán wǔ xiù
注音ㄒㄨㄢ ㄑㄨㄢˊ ㄨˇ ㄒ一ㄡˋ
感情揎拳舞袖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揎拳裸袖
英语get ready to fight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揎拳舞袖”成语讲解》
在中国丰富的成语宝库中,“揎拳舞袖”是一个充满生动画面感的成语。
一、字面含义
从字面上看,“揎(xuān)”是卷起衣袖的意思,“舞袖”则是挥动衣袖。整个成语描绘出一幅人们将衣袖挽起,挥舞着手臂的情景。这并不是简单的肢体动作描述,它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情感和行为暗示。
二、语义内涵
1. 怒气冲冲之态
在很多情况下,“揎拳舞袖”表示人处于一种盛怒或者极度不满的状态。当一个人被激怒时,他可能会不自觉地做出这样的动作,就像我们在生活中看到有人因愤怒而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或者大声斥责他人一样。例如,在古代的一些小说或者戏曲场景里,描写两个性格暴躁的人物起了争执,一方可能就会揎拳舞袖地质问另一方,这种动作配合着脸上的愤怒表情,让读者或观众能直观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情绪波澜。
2. 跃跃欲试的态度
它也可以形容一种积极准备行动、充满活力且迫不及待想要施展身手的样子。比如在一个热闹非凡的集市上,一群街头艺人即将开始表演杂技或者武术。他们揎拳舞袖,似乎是在活动筋骨,也是在向周围的观众展示自己即将大展身手的决心。此时的“揎拳舞袖”就带有一种自信、活跃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即将到来的精彩表演或者激烈的竞争场面。
三、用法示例
1. 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古文中不乏这个成语的身影。“那武松揎拳舞袖,向着那欺侮百姓的恶霸走去。”这句话简单明了地写出了武松面对恶势力时那种毫不畏惧、充满正义感且准备惩治恶人的状态。通过“揎拳舞袖”这一描写,使武松的形象更加鲜明立体,读者仿佛能看到一个正义之士昂首挺胸、卷袖向前的画面。
2. 现代语境下的使用
虽然这个成语带有浓厚的古典色彩,但在现代语境中我们也能巧妙地运用它。如在描述一场激烈的商业竞争时,“两家公司都揎拳舞袖,誓要在新产品的市场争夺战中取得胜利。”这里用来形容双方积极备战、充满斗志的状态,给原本枯燥的商业描述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
四、文化价值
“揎拳舞袖”作为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类情绪和行为的一种精炼概括。它反映了古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用简洁词汇表达复杂情感的能力。从这个成语中,我们可以窥见古代社会人们的交往方式、情感表达习惯等多方面的文化信息,同时它也为我们的语言表达提供了丰富而独特的素材,让我们的语言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文化底蕴。
总之,“揎拳舞袖”这个成语以其独特的表意功能,在汉语的语言长河中熠熠生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传承。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居功自满(意思解释)
- 烽火连年(意思解释)
- 挺身而出(意思解释)
- 横眉冷对千夫指(意思解释)
- 离经辨志(意思解释)
- 取长补短(意思解释)
- 丑声远播(意思解释)
- 说一不二(意思解释)
- 陈言务去(意思解释)
- 没里没外(意思解释)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释)
- 巧上加巧(意思解释)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释)
- 夷为平地(意思解释)
- 本末倒置(意思解释)
- 款学寡闻(意思解释)
- 心旷神怡(意思解释)
- 意兴索然(意思解释)
- 一条龙(意思解释)
- 聪明才智(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释)
- 改恶向善(意思解释)
- 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解释)
- 一枕黄粱(意思解释)
- 说来话长(意思解释)
- 大显神通(意思解释)
※ 揎拳舞袖的意思解释、揎拳舞袖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流言蜚语 | 毫无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 |
舍安就危 | 舍:放弃;就:趋,从。舍弃安逸而趋于危险。形容违背常情,不理智。 |
歌莺舞燕 | 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 |
攀龙附凤 | 附:接触、依附。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 |
经帮纬国 | 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邦:国家。指治理国家。 |
冷若冰霜 | 若:好像。冷得像冰霜一样。比喻对人对事十分冷淡;没有一丝热情。有时也指面目或态度严厉;使人无法靠近。 |
晕头转向 | 晕:头脑发昏;转向:辨不清方向。形容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 |
意气风发 |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形容俊伟豪迈。形容气概豪迈;精神振奋。 |
损人不利己 |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
哀而不伤 | 哀:悲哀;伤:伤害;妨害;悲痛过分。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后用来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远大。 |
同室操戈 | 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
止沸益薪 | 谓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
今来古往 | 犹古往今来。 |
促膝谈心 | 促:挨近;促膝:膝盖挨近膝盖。形容面对面靠近坐着;亲密地交谈心里话。 |
薄暮冥冥 | 薄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时天色昏暗。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话就说。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鬼头鬼脑 |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水中捞月 |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雷霆万钧 | 雷霆:暴雷;霹雳;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15公斤。形容威力极大;不可阻挡。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凤协鸾和 |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