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鼓待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渊鉴类函·乐·鼓二》引明陈耀文《天中记》:“宋范仲淹一日携子纯仁访民家。民舍有鼓为妖。坐未几,鼓自风滚至庭不已,民舍皆股栗。仲淹徐谓纯仁曰:‘此鼓久不击,见好客至,故自来庭以寻槌耳。’令纯仁削槌以副之,其鼓立碎。”因以“悬鼓待椎”喻急不可待。
出处《渊鉴类函·乐·鼓二》引明陈耀文《天中记》:“宋范仲淹一日携子纯仁访民家。民舍有鼓为妖。坐未几,鼓自风滚至庭不已,民舍皆股栗。仲淹徐谓纯仁曰:‘此鼓久不击,见好客至,故自来庭以寻槌耳。’令纯仁削槌以副之,其鼓立碎。”
例子明·唐顺之《与李克斋侍郎书》:“止靠今岁新催丁田银,如悬鼓待椎之不可缓。”
基础信息
拼音xuán gǔ dài zhuī
注音ㄒㄨㄢˊ ㄍㄨˇ ㄉㄞˋ ㄓㄨㄟ
繁体懸皷待椎
感情悬鼓待椎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悬鼓待椎”是一个富有哲理意味的成语,其字面意义和引申含义都值得细细品味。接下来,我将从成语的构成、出处以及它所蕴含的意义等方面来解读这一成语。
首先,让我们分解成语中的各个字。“悬”指的是悬挂,“鼓”在这里指代的是鼓这种乐器,“待”表示等待,“椎”则是敲击鼓面用的木槌。因此,“悬鼓待椎”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悬挂着的鼓在等待着木槌的敲击。
然而,这句成语的真正含义远不止于此。它源自古代中国的一种社会现象或行为规范。在古代,人们认为如果鼓被悬挂起来,却没有人去敲击,那么鼓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因此,“悬鼓待椎”通常用来比喻事物处于一种未被利用或发挥其功能的状态。引申开来,这个成语还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群体虽然具备某种才能或条件,但却没有得到施展的机会或平台。
进一步地,我们可以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待“悬鼓待椎”。虽然它表面上描述了一种消极的状态,但同时也暗示了希望和期待。就像悬挂的鼓等待着木槌一样,有能力的人也在等待着机会的到来。因此,在实际运用中,这个成语也可以表达对于未来机遇的期待和对个人潜力的肯定。
总之,“悬鼓待椎”是一个形象生动且富含深意的成语。它不仅揭示了事物处于闲置状态的现象,也反映了人们对机会和潜能的渴望。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一成语,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智慧,还能从中获得启示,激励自己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积极寻找并把握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扬汤止沸(意思解释)
- 语重情深(意思解释)
- 二百五(意思解释)
- 高耸入云(意思解释)
- 嘘寒问暖(意思解释)
- 辞简意足(意思解释)
- 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解释)
- 蹑手蹑脚(意思解释)
- 自食其果(意思解释)
- 困而不学(意思解释)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释)
- 难上加难(意思解释)
- 气吞牛斗(意思解释)
- 战天斗地(意思解释)
- 款学寡闻(意思解释)
- 三十三天(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释)
- 通今达古(意思解释)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释)
- 忙不择价(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过门不入(意思解释)
- 众所瞻望(意思解释)
- 驾轻就熟(意思解释)
- 精明强干(意思解释)
- 前赴后继(意思解释)
※ 悬鼓待椎的意思解释、悬鼓待椎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进种善群 | 谓提高民族素质。 |
初出茅庐 |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
见风是雨 | 比喻只看到一点迹象,就轻率地信以为真 |
大名鼎鼎 |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
彬彬有礼 | 彬彬: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形容文雅而有礼貌。 |
见多识广 | 识: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广。形容资格较老;经验丰富;知识广博。 |
有约在先 | 已经约定好了。指事情的处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
秣马厉兵 |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
兵无常势 |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
列风淫雨 | 列:烈;淫:过量。本指狂风暴雨。后比喻错别字连篇。 |
废书而叹 |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刀光剑影 | 刀的闪光;剑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干坏事。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 |
火烛银花 | 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
时至运来 | 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
进锐退速 | 锐:迅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 |
妻儿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
鬼头鬼脑 |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不治之症 |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欺善怕恶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融会贯通 |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法不阿贵 | 法:法律。阿:偏袒;讨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意思是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
鲜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形容鲜血流淌不止。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