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阋于墙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出处《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
例子季羡林《牛棚杂忆》:“则夫妻离婚者有之,父子反目者有之,至少也是‘兄弟阋于墙’,天天在家里吵架。”
基础信息
拼音xiōng dì xì yú qiáng
注音ㄒㄩㄥ ㄉ一ˋ ㄒ一ˋ ㄩˊ ㄑ一ㄤˊ
繁体兄弟鬩于墙
感情兄弟阋于墙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兄弟之间。
近义词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英语discord/quarrel between brothers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兄弟阋于墙》:家族内部的纷争与和解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兄弟阋于墙”是一个经常被引用的成语。这句话源自《诗经·小雅·常棣》,原句是“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它描述了兄弟之间在家中发生争执,但当外部威胁出现时,他们能够团结一致抵御外敌的情景。这个成语形象地展现了家庭成员在面对共同敌人或挑战时,能够放下内部矛盾,携手合作的精神。
### 成语的字面意义
- **兄弟**:指兄弟,这里泛指家庭成员。
- **阋(xì)**:争吵、争斗的意思。
- **于墙**:在家里,比喻内部。
- **外御其务**:对外抵御外来的威胁或困扰。
### 成语的引申意义
“兄弟阋于墙”的本意是指家庭成员在家中会有争执,但这种争执不应影响到对外的团结。这一成语常用来形容即使家人之间有矛盾,但在面对共同的外部困难或挑战时,应该摒弃分歧,团结一致。这不仅体现了中国人重视家庭和谐、亲情至上的传统价值观,也强调了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 成语的应用场景
1. **家庭关系**:在处理家庭内部矛盾时,可以提醒人们在遇到更大的家庭问题时,应暂时搁置争议,共同应对。
2. **团队协作**:在工作场合,当团队面临外部竞争或挑战时,可以用此成语鼓励团队成员放下个人恩怨,共同努力克服难关。
3. **国家和社会层面**:在国际关系中,国家间虽有摩擦,但在面临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时,各国需要联合起来,共同对抗这些威胁。
### 结语
“兄弟阋于墙”这一成语不仅揭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复杂情感,也传达了一种重要的社会智慧——即在面对外部挑战时,内部的团结与协作至关重要。它教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在关键时刻展现出应有的责任感与凝聚力。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意思解释)
- 回光反照(意思解释)
- 河鱼腹疾(意思解释)
- 胸有成竹(意思解释)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意思解释)
- 群龙无首(意思解释)
- 没里没外(意思解释)
- 下临无地(意思解释)
- 不到黄河心不死(意思解释)
- 大张旗鼓(意思解释)
- 俭以养德(意思解释)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释)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释)
- 经史百子(意思解释)
- 便还就孤(意思解释)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释)
- 打情卖笑(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牛郎织女(意思解释)
- 聪明才智(意思解释)
- 刚愎自用(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穷愁潦倒(意思解释)
- 形形色色(意思解释)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释)
- 天下为一(意思解释)
- 乱作一团(意思解释)
- 金蝉脱壳(意思解释)
※ 兄弟阋于墙的意思解释、兄弟阋于墙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国中之国 | 指一个国家内不受中央政权统辖的政权或地方。 |
此一时彼一时 | 指时间不同,情况亦异,不能相提并论。 |
轮扁斫轮 | 轮扁:春秋时齐国有名的的造车工人;斫轮:用刀斧砍木制造车轮。指精湛的技艺。 |
彬彬有礼 | 彬彬: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形容文雅而有礼貌。 |
酒囊饭袋 | 囊:口袋。装酒装饭的口袋。喻指只会喝酒吃饭而毫无能力的人。 |
金光闪闪 | 闪闪:光亮闪烁。金光闪烁耀眼 |
陈言务去 |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
名重一时 |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
饮水思源 |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毁于一旦 | 一旦:一天。指得来不易的东西;一下子就毁掉了。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灭掉。 |
万无一失 |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
冠绝一时 |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
春冰虎尾 |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难上加难 | 难:不容易。形容极端的难度。 |
令人作呕 |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古里古怪 | 怪异、奇特。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草满囹圄 |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
精明强干 |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
无穷无尽 | 穷、尽:完。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
拨乱济危 |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
暴露无遗 |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
华不再扬 |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