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车泣罪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旧时称君主对人民表示关切。
出处西汉 刘向《说苑 君道》:“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
例子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请公入瓮,周兴自作其孽;下车泣罪,夏禹深痛其民。”
基础信息
拼音xià chē qì zuì
注音ㄒ一ㄚˋ ㄔㄜ ㄑ一ˋ ㄗㄨㄟˋ
繁体下車泣辠
感情下车泣罪是褒义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下车泣罪:仁政与关怀》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关于君主治理国家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其中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是“下车泣罪”。这个成语虽然字面意思看起来有些陌生,但它背后所蕴含的仁政思想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个成语的具体含义。“下车泣罪”的“下车”并不是指现代意义上的交通工具下车,而是指古代官员到任或离任时的一种仪式性行为。而“泣罪”则是指为囚犯哭泣,表达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古代君王或官员到任后,看到囚犯就会感到痛心疾首,进而反思自己的政策是否过于苛刻,从而采取更为宽厚的措施来改善社会环境,使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汉书·卷七十七·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第四十七》。原文描述的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名叫于定国的官员。他上任后,每到一处都会亲自查看监狱,看到囚犯们悲惨的生活状况,不禁流下了眼泪。他认为自己作为地方官员,未能尽到责任,导致百姓遭受苦难,因此深感自责。于是,他决定减轻刑罚,释放无辜者,同时加强教育,提高百姓素质,减少犯罪发生。这一系列举措使得当地的社会风气得到了明显改善。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两个重要的理念。一是君主或官员应该具备仁爱之心。他们不仅要关注自己的政绩,还要关心百姓的疾苦。只有真正理解并同情人民的处境,才能制定出更合理的政策,推动社会进步。二是强调宽恕与教育的重要性。面对犯罪行为,不应一味地惩罚,而应更多地考虑其背后的原因,给予改正的机会。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总之,“下车泣罪”这一成语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仁政思想,也反映了对人性本质的深刻洞察。它提醒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保持一颗宽容和理解的心,用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大公无私(意思解释)
- 费尽心思(意思解释)
- 力所能及(意思解释)
- 鹤立鸡群(意思解释)
- 天涯海角(意思解释)
- 自强不息(意思解释)
- 肝胆过人(意思解释)
- 色中饿鬼(意思解释)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释)
- 死不开口(意思解释)
- 龙争虎斗(意思解释)
- 树欲静而风不止(意思解释)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释)
- 胜友如云(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释)
- 男大当婚(意思解释)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释)
- 胡支扯叶(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释)
- 丰功伟绩(意思解释)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释)
- 逢人说项(意思解释)
- 福善祸淫(意思解释)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释)
※ 下车泣罪的意思解释、下车泣罪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金戈铁马 | 金戈:金属制的戈;铁马:披有铁甲的马。挥动金戈;骑着铁马。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 |
居功自满 | 居功:自恃有功;满:满足。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 |
水至清则无鱼 |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
痛定思痛 | 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让人震撼;也让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静。 |
穷途潦倒 | 潦倒:失意。形容无路可走,十分失意。参看“穷愁潦倒”。 |
穷家富路 | 指居家应节俭,出门则要多带盘缠,免遭困窘。 |
胆寒发竖 | 形容恐怖之极。 |
目不转睛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牝鸡司晨 | 牝鸡:母鸡;司:掌管。比喻女人掌权当政。 |
捞一把 | 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自食其果 |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形容自己做坏事;自己受害。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
暴取豪夺 | 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
结驷连骑 |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缭乱,心神迷乱。 |
茕茕孑立 | 孤独无依的样子。 |
讨价还价 |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舞刀跃马 |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
白首之心 | 老年时的壮志。 |
纵横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 |
鲜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形容鲜血流淌不止。 |
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前仆后继 |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
迷离惝恍 |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
败德辱行 | 败坏道德和操守。 |
欧风美雨 |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