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àng

屋上乌



屋上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屋上的乌鸦。指推爱之所及。

出处《韩诗外传》第三卷:“爱其人及屋上乌,恶其人者憎其胥余。”

例子宋·苏轼《送宋彭州迎侍二亲》诗:“东来谁迎使君车,知是丈人屋上乌。”


基础信息

拼音wū shàng wū

注音ㄨ ㄕㄤˋ ㄨ

繁体屋上烏

感情屋上乌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爱屋及乌、屋乌推爱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屋上乌”这一成语虽然并不像其他一些成语那样广为人知,但它却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历史背景。在探讨这一成语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它的字面意义以及背后的故事。 首先,“屋上乌”直译为屋顶上的乌鸦。但若只停留在这个层面上理解,则可能错过了其真正的含义。实际上,“屋上乌”出自于《史记·刺客列传》中关于聂政刺杀韩傀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聂政为了报答严仲子的知遇之恩,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刺杀韩傀。当聂政完成任务后,为了避免连累家人,他选择了自我毁容并自杀。然而,他的母亲和姐姐不忍心看到他受苦,便在他身旁哭泣,并将此事告知世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聂政的勇敢与忠诚,便有了“屋上乌”的说法,用来比喻那些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屋上乌”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象征,代表了那些在艰难险阻面前不屈不挠、勇于奉献的人。它不仅仅局限于对聂政个人事迹的描述,更是对所有为国家、民族或正义事业作出贡献的人们的颂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乌鸦常被视为不祥之物,但在这里,乌鸦却成为了英勇和牺牲精神的象征,这无疑是对传统观念的一种挑战和突破。 此外,“屋上乌”也反映了中国古人对于忠诚、勇敢等美德的高度重视。在古代社会,忠诚被视为评价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无论是君臣之间的忠心耿耿,还是朋友间的肝胆相照,忠诚都是维系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关键因素。而“屋上乌”正是通过讲述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何为真正的忠诚——即使面临死亡的威胁,也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承诺。 总之,“屋上乌”这一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承载着中华民族崇尚英雄、赞美牺牲的精神。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应当保持坚韧不拔的态度;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要勇于承担责任。同时,它也鼓励我们要珍惜身边那些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人们,因为他们正是支撑起我们社会大厦的栋梁之才。

屋上乌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屋上乌的意思解释、屋上乌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倾家荡产 倾:倒出;荡:弄光。把全部家产都弄光了。
浪迹江湖 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处。
一拥而上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明争暗斗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内部钩心斗争;互相争斗的情况。
仁义道德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以弱制强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触目皆是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困而不学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永垂不朽 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磨灭。”
乳臭未干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作贼心虚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本末倒置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拔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善游者溺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匡谬正俗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画地为牢,议不入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遗世绝俗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通今达古 同“通今博古”。
恐后争先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风声鹤唳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时不我待 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勤学苦练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切树倒根 比喻彻底。
天网恢恢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意料之外 没有想到的。
祝哽祝噎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