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ènzhūshuǐbīn

问诸水滨



问诸水滨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滨:水边。比喻不承担责任或两者不相干。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四年》:“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例子若夫昭王不返,惟胶舟之故,君其问诸水滨,寡君不敢任咎。(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三回)


基础信息

拼音wèn zhū shuǐ bīn

注音ㄨㄣˋ ㄓㄨ ㄕㄨㄟˇ ㄅ一ㄣ

繁体問諸水濱

感情问诸水滨是贬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在中华文化的广阔天地里,成语是璀璨的星辰,每一个成语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深刻的哲理。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相对鲜为人知但同样充满智慧的成语——“问诸水滨”。尽管这个成语并不如“一箭双雕”或“画龙点睛”那样耳熟能详,但它却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寓意。 首先,“问诸水滨”出自《庄子·外物》篇。原文为:“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这段文字讲述的是庄子向监河侯借粮的故事,其中提到庄子遇到一条鲋鱼被困在干涸的车辙中,鲋鱼请求庄子给予少量的水救它一命,但庄子却承诺将来会引来大江大河的水来救助。鲋鱼听后非常生气,认为庄子的承诺不切实际,远水解不了近渴。 “问诸水滨”这四个字,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向水边询问的意思。然而,在这个成语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寓意。它反映了古人对于现实问题的重视以及对虚幻承诺的警醒。这个成语告诫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应该寻求实际可行的帮助,而不是等待那些看似美好但难以实现的援助。同时,它也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鼓励人们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坐等机会的到来。 在现代社会,“问诸水滨”这一成语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常常面临各种挑战和困境。这时,我们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去应对问题,而不是寄希望于遥远的、不确定的帮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总之,“问诸水滨”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处事原则。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时,应当脚踏实地,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问诸水滨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问诸水滨的意思解释、问诸水滨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歌莺舞燕 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
攀龙附凤 附:接触、依附。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
从俗浮沉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百川归海 百川:泛指大小江河。所有江河最终都流入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
前瞻后顾 同“瞻前顾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时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打肿脸充胖子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香销玉沉 香、玉:美女;销:通“消”,消失。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遁世离俗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陈言务去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拂袖而去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
胆寒发竖 形容恐怖之极。
凤毛麟角 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肝胆过人 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因噎废食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废:停止;食:吃。因吃东西卡过喉咙;从此就停止吃东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折臂三公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风俗人情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谠言直声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经纬天地 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尘外孤标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欺善怕恶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羽旄之美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奇货可居 奇货:珍奇的货物;居:囤积。囤积珍奇的货物;以备高价售出。比喻凭借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获取功名财利及其它好处。
各行各业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
将夺固与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错落有致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地大物博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切树倒根 比喻彻底。
春寒料峭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