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武功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卓有成就。
出处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示之以文德,陈之以武功。所以夜户不扃,所以重门罢柝。”
例子《闻见录》:“陛下千年膺运,一国称尊,文德武功,经天地纬。”
基础信息
拼音wén dé wǔ gōng
注音ㄨㄣˊ ㄉㄜˊ ㄨˇ ㄍㄨㄥ
繁体文惪武功
感情文德武功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赞誉帝王或重臣。
近义词文治武功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文德武功:古代文化中的理想君主形象》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人对于理想的君主形象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描绘。其中,“文德武功”便是这一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德武功”四个字,分别代表着文化的教化、道德的修养以及军事的才能,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而完善的君主形象。
“文德武功”出自《尚书·大禹谟》,原句为:“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惟时厥庶民于汝极,锡汝保极;乃厥有凶德,殆哉!乃其有哲,谋作则,武以定功,文以昭德。”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当政者应当建立公平公正的政治秩序,使人民生活富足安康。如果君主能够听取民众的意见,并以此制定政策,那么即使面临危险的局面也能化险为夷。同时,他应该通过武力平定内乱外患,通过文化弘扬道德,以此来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在古代中国,一个理想的君主不仅需要具备卓越的治国才能,更应拥有高尚的品德。因此,“文德武功”的理念便成为了衡量君主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其中,“文”指的是文化与教育,意味着君主应当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倡导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核心价值观,以此来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而“德”则强调道德修养,要求君主以身作则,秉持公心,廉洁自律,这样才能赢得百姓的信任与支持,进而巩固统治基础。
“武功”则代表了君主在军事上的能力,即在面对外敌入侵或内部叛乱时,能够运用智慧和力量保卫国家的安全,维护领土完整。这不仅是对君主体魄的要求,更是对其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的考验。
“文德武功”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它既涵盖了君主个人品质的塑造,也体现了其治国理政的智慧。只有当这三个方面达到平衡与统一时,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安居乐业。这种理念不仅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音信杳无(意思解释)
- 不过尔尔(意思解释)
- 扬幡擂鼓(意思解释)
- 旁征博引(意思解释)
- 十全大补(意思解释)
- 庖丁解牛(意思解释)
- 十羊九牧(意思解释)
- 稳操胜券(意思解释)
- 过而能改(意思解释)
- 气象万千(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祖传秘方(意思解释)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释)
- 以毒攻毒(意思解释)
- 令人作呕(意思解释)
- 马牛其风(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目无全牛(意思解释)
- 扪心自问(意思解释)
- 升官发财(意思解释)
- 受益匪浅(意思解释)
- 善善恶恶(意思解释)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意思解释)
- 无影无踪(意思解释)
- 鸡口牛后(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圆凿方枘(意思解释)
※ 文德武功的意思解释、文德武功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突飞猛进 | 疾速飞跃;迅疾前进。形容进步和发展特别迅速。 |
轻歌曼舞 | 轻:轻快;慢:体态柔美。轻松愉快的音乐;加上柔和的舞蹈。 |
上气不接下气 | 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 |
疑邻盗斧 |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
众喣山动 |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
物腐虫生 | 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比喻祸患的发生,总有内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别人才能乘机打击。 |
举重若轻 |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
劳民伤财 | 劳民:使人民劳累;伤:耗费。既让人民劳累受苦;又耗费了资财。指滥用人力物力;造成浪费。 |
谦受益,满招损 | 谦:谦逊,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 |
经纬天下 | 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 |
路无拾遗 | 见“路不拾遗”。 |
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逆来顺受 |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
常年累月 |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
抱恨黄泉 |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
大开方便之门 | 给予极大的方便。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面有难色 |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
地大物博 |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
安闲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驾轻就熟 | 驾:赶马车;轻:指轻便的车;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 |
薪尽火灭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
赤胆忠心 |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很忠诚;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也作“忠心赤胆”。 |
饿殍遍野 |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