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ēiyánzhǐ

微言大指



微言大指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微言:精深微秒的言辞。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出处清·龚自珍《资政大夫礼部侍郎武进庄公神道碑铭》:“传山右阎氏之绪学,求二帝三王之微言大指,闵秦火之郁俨,悼孔泽之不完具。”


基础信息

拼音wēi yán dà zhǐ

注音ㄨㄟ 一ㄢˊ ㄉㄚˋ ㄓˇ

感情微言大指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语言功夫好。

近义词微言大义、微言精义

英语profound truth contained in subtle words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微言大指:言简意赅的艺术》 在中华文化的浩瀚星河中,成语如同璀璨的星辰,其中,“微言大指”就是一颗闪耀的明珠。它不仅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还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语言艺术。 首先,让我们来解读“微言大指”的字面意思。“微”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细微、微妙,而“言”则是言语、表达的意思。“大指”则指的是主要的意义或意图。因此,“微言大指”可以理解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深远的含义或重大的意义。 这一成语出自于《史记·伯夷列传》,原文是“其文直,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司马迁在评价伯夷和叔齐时,高度赞扬了他们高尚的人格和纯洁的思想,认为他们虽然生活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中,但他们的行为却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这句话后来被提炼成“微言大指”,用来形容那些言辞虽简短,但所表达的意义却极为深远。 在实际运用中,“微言大指”常常用于赞赏那些言简意赅、含蓄深沉的表达方式。例如,在文学创作中,一些作家善于用简练的文字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这种技巧就可称之为“微言大指”。同样,在日常交流中,能够用简单的话语传递深刻的道理,也是一种高超的语言艺术。 此外,“微言大指”还启示我们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应注重培养自己的概括能力和提炼能力。面对繁杂的信息,学会抓住关键点进行总结,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在与人沟通时,能够用精炼的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是个人魅力的重要体现。 总之,“微言大指”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艺术的追求。它提醒我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保持思考的深度,追求表达的精度,才能更好地把握生活的真谛。

微言大指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微言大指的意思解释、微言大指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坐薪悬胆 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风驰电掣 弛:快跑;掣:闪过。像风奔驰;像电闪过。形容非常迅速;急闪而过。也作“风驰电赴”。
暴发户 指突然发了财得了势的人。
防患于未然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直截了当 了当: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绕弯子。
胆如斗大 胆:胆量;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像斗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
年少无知 年纪小,不懂事。
头面人物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倒悬之危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咄咄逼人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万无一失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不攻自破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时至运来 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妻儿老小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半夜三更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定国安邦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事与愿违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亡命之徒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聪明反被聪明误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湖光山色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不在话下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匪夷所思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今古奇观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精明强干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无穷无尽 穷、尽:完。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人尽其才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繁荣富强 繁荣:(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兴盛;富强:(国家)生产丰富;力量强大。形容国家兴旺发达;富足强大。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