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ànmíntàn

万民涂炭



万民涂炭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涂:泥淖;炭:炭火。万民如同陷入泥淖坠入火海一般。形容广大百姓陷入极端困苦的境地。

出处《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

例子其时四野萧条,万民涂炭。(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四回)


基础信息

拼音wàn mín tú tàn

注音ㄨㄢˋ ㄇ一ㄣˊ ㄊㄨˊ ㄊㄢˋ

繁体萬民涂炭

感情万民涂炭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民不聊生。

近义词生灵涂炭

英语plunge the people into misery and suffering(people in great affliction)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 成语解析:万民涂炭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成语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寓意深重的成语——“万民涂炭”。 #### 成语释义 “万民涂炭”中的“万民”,指代的是广大人民;“涂炭”则是形容极端困苦的境地。整个成语用来形容百姓生活极度困苦,处境悲惨。它常用于描述战乱、饥荒或社会动荡导致民众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 出处与背景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晋书·桓温传》:“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于是中原士女莫不引领企踵,望风而靡,南渡之人莫不怨之。”其中,“神州陆沉,百年丘墟”描绘了中原大地一片荒凉的景象,百姓生活艰难,这便是“万民涂炭”的生动写照。 #### 历史故事 历史上,“万民涂炭”的场景并不罕见。比如东汉末年,由于连年的战争和自然灾害,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这一时期,许多文人墨客通过诗歌、文章等形式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如曹操的《蒿里行》就描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景象,正是“万民涂炭”的真实写照。 #### 现代意义 尽管现代社会相对和平稳定,但“万民涂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思考如何构建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在面对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等挑战时,全社会更应该团结一致,共同应对,避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 结语 “万民涂炭”是一个让人感到沉重的成语,但它也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的和平与繁荣,同时也激励我们要有责任意识,为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努力。每一个小小的善举,都可能成为改变他人命运的力量。

万民涂炭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万民涂炭的意思解释、万民涂炭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怪诞不经 怪诞:离奇古怪;不经:不合常理。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条条大路通罗马 比喻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办事,都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
绿林大盗 指聚集山林的强盗。
嘘寒问暖 问冷问热;口可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非常关心。嘘:缓缓吹气。
夸大其词 词:言论。语言夸张;超过事实。
易子而教 易:交换。交换孩子进行教育。
八斗之才 八斗:指量多;才:才华。旧时比喻人才学丰富;诗文多而华美。
惹事生非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倒冠落佩 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主明臣直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光前启后 犹“光前裕后”。
鬼鬼祟祟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尘外孤标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新官上任三把火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风虎云龙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春去冬来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目无全牛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珠还合浦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如痴如醉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人面狗心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念兹在兹 念:思念;记念;兹:此;这个。念念不忘某件事。
胡支扯叶 见“胡枝扯叶”。
屡试不爽 屡次试验都不错。
飞蛾扑火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离本趣末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止戈兴仁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纷红骇绿 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