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ōkōngyán

托于空言



托于空言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同“托之空言”。

出处元·黄溍《格庵先生赵公阡表》:“道之不行,托于空言,显显赵公,则既有闻。”


基础信息

拼音tuō yú kōng yán

注音ㄊㄨㄛ ㄩˊ ㄎㄨㄥ 一ㄢˊ

繁体託于空言

感情托于空言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托之空言、托诸空言

英语give lip service to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托于空言》:虚幻之谈与真实之间的距离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成语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们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还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智慧。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一个充满哲理意味的成语——“托于空言”。这个成语出自《汉书·叙传上》,原句为:“或托于空言,不务实效。”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窥见古人对于实际效果与虚幻言论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 1. 成语的字面意思 首先,从字面上理解,“托于空言”可以拆解为两部分。“托”在这里有寄托、依托之意;“空言”则是指没有实际行动支持的言语。合起来,“托于空言”意指将希望或信任寄托在那些只有言辞而无实际行动支持的话语上。 ### 2. 成语背后的故事背景 这个成语的出处与东汉时期的文学家班固有关。班固曾著有《汉书》,在这部巨著的序言中,他提到了一些只注重理论而不关注实际效果的人。这些人往往擅长发表高谈阔论,但在具体行动上却缺乏实质性的作为。因此,“托于空言”便成为了批评这种现象的一个形象表达。 ### 3. 成语的应用场景 在现代汉语中,“托于空言”常用来形容那些光说不做、纸上谈兵的行为。例如,在工作中,如果某人总是夸夸其谈自己的计划和想法,但却从未付诸实践,我们就可以用“托于空言”来形容这种态度。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那些只说好听的话却不办实事的人时,也可以借用这个成语来表达我们的不满或失望。 ### 4. 成语的文化价值 “托于空言”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批评性词语,它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重视。自古以来,中国的先贤们就强调“言必信,行必果”,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托于空言”是对那些只停留在口头上的空洞理论的一种批判,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应更加注重实效性和可行性。 总之,“托于空言”这一成语以其简洁有力的语言,向我们揭示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它教导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仅要善于思考和表达,更要勇于实践和落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进步。

托于空言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托于空言的意思解释、托于空言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改过迁善 改正错误,变成好的。指去恶就善。
眼空一世 整个时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
拂袖而去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
明争暗斗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内部钩心斗争;互相争斗的情况。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性急口快 性子急,有话就说。
正人君子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弟子孩儿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养的。
尘外孤标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量能授官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匡谬正俗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大腹便便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
家无儋石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春去冬来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一窍不通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湖光山色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依样画葫芦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横七竖八 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胡支扯叶 见“胡枝扯叶”。
白云苍狗 苍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顷刻间变成乌云;像黑狗一样。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败德辱行 败坏道德和操守。
草满囹圄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欢聚一堂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一棍子打死 比喻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
援笔立就 一拿起笔瞬间就完成一篇文章。形容人文思敏捷。
泣不成声 泣:低声哭。哭得噎住了;连声音也发不出来。形容极度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