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ō

吐哺捉发



吐哺捉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吐哺握发”。

出处唐·韩愈《后廿九日复上书》:“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捉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基础信息

拼音tǔ bǔ zhuō fā

注音ㄊㄨˇ ㄅㄨˇ ㄓㄨㄛ ㄈㄚ

繁体吐哺捉發

感情吐哺捉发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爱惜人才。

近义词吐哺握发

英语be eager to meet and recruit talented people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解读“吐哺捉发”》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成语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它们凝练而富有深意。“吐哺捉发”这个成语,便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一个。 一、成语溯源 “吐哺捉发”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史记·鲁周公世家》。相传周公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在辅佐成王时,对待贤才极为敬重和殷勤。当他在吃饭的时候,听说有贤士来访,就急忙把嘴里的食物吐出来去迎接;当他在洗头发的时候,如果得知有贤士到来,他会马上停下来,用手把湿漉漉的头发抓起,赶紧前去迎接客人。这一行为体现了周公对人才的极度重视,生怕怠慢了前来投奔自己的贤能之人。周公深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贤才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力量,他广纳贤才的态度也成为了后世效仿的典范。 二、字面解析 “吐哺”,“吐”是吐出,“哺”指的是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从这个词语我们可以想象出一幅画面:一个人正津津有味地吃着饭,突然听到有重要的人或事需要他立即处理,毫不犹豫地将嘴里的食物吐出来,这种举动看似有些不雅,但在特定的情境下却反映出一种急切和真诚的态度。“捉发”,“捉”是用手抓住的意思,“发”即头发。洗头本是一个放松、享受的过程,但为了迎接贤士,周公连头发都来不及梳理好就匆匆而去,用一只手抓住头发,另一只手整理衣冠或者做迎接客人的准备,这是何等的礼贤下士啊! 三、成语内涵 1. 对人才的尊重与渴求 这个成语最核心的内涵就是表达了一种对人才的尊重与渴求之情。在古代,无论是建立霸业还是治理一方,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一个统治者或者领导者能够像周公这样对待贤才,必然会吸引众多有能力的人聚集在其周围。这就好比今天的公司企业,只有真正尊重员工的价值,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才能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并为之效力。 2. 珍惜时间,高效办事 从另一个角度看,“吐哺捉发”也体现出一种珍惜时间、高效办事的精神。周公不会因为自己正在进行吃饭或者洗头这样的日常活动而耽误接待贤士,他懂得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在现代社会,我们同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事务,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迅速做出反应以应对重要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品质。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向周公学习这种果断、高效的处事态度。 3. 礼貌待人 尽管周公处于尊贵的地位,但他对待贤士的态度却极其谦逊和礼貌。这种礼貌不是虚伪的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在人际交往中,礼貌是构建和谐关系的重要基石。尊重他人的到来,及时给予热情的接待,能够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被认可,从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四、成语的现代意义 虽然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与周公所处的时代相隔甚远,但“吐哺捉发”所蕴含的精神依然具有深刻的现代意义。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企业之间、个人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谁能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的人才。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要像周公一样尊重员工、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发展;对于创业者而言,积极寻找合作伙伴,以诚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可能带来机遇的人,都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会分清主次,珍惜每一次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以礼貌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这样才能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总之,“吐哺捉发”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背后承载着古人对待人才、对待事物的一种积极、诚恳的态度,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并在现代社会传承发扬。

吐哺捉发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吐哺捉发的意思解释、吐哺捉发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二百五 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反唇相稽 反唇:回嘴;顶嘴;稽:争论;计较。受到指责不服气;抓住对方话把;反过来责问对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望风扑影 比喻做事没有把握,没有目标。也比喻毫无根据地盲目寻求。
暮史朝经 经:指儒家经典。晚上读史书,早晨读经书。形容勤奋好学。
奇才异能 奇:少见的;异:特别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薄暮冥冥 薄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时天色昏暗。
学而不厌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囊萤照雪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罄竹难书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室迩人遥 见“室迩人远”。
叫苦连天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散带衡门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忙不择价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
超然物外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清风劲节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春寒料峭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认贼作父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当头棒喝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斗转星移 北斗转换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斗:北斗星;星:星辰。
鹬蚌相争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半新不旧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屦及剑及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千里命驾 命驾:命人驾车。备上车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访朋友。形容友情深厚。
服气吞露 服气:导引之术,即气功。指修炼道术。
过五关斩六将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抗尘走俗 形容为了名利,到处奔走钻营。
寒木春华 寒木不凋,春华吐艳。比喻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