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哺辍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据《韩诗外传》卷三载,周公殷勤待客,甚至于“一饭三吐哺”,唯恐失天下之士。又据《史记·高祖本纪》载,郦食其求见刘邦,刘邦方踞床洗足。郦生不拜,且斥其不宜踞见长者,于是刘邦起而谢之,延上坐。后世遂以“吐哺辍洗”为礼贤下士之典实。
出处据《韩诗外传》卷三载,周公殷勤待客,甚至于“一饭三吐哺”,唯恐失天下之士。又据《史记·高祖本纪》载,郦食其求见刘邦,刘邦方踞床洗足。郦生不拜,且斥其不宜踞见长者,于是刘邦起而谢之,延上坐。
基础信息
拼音tǔ bǔ chuò xǐ
注音ㄊㄨˇ ㄅㄨˇ ㄔㄨㄛˋ ㄒ一ˇ
繁体吐哺輟洗
感情吐哺辍洗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吐哺握发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解读“吐哺辍洗”:感悟古人求贤若渴的精神》
在中国的成语宝库中,“吐哺辍洗”是一个富有深意且充满历史底蕴的成语。
一、成语溯源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周公旦是西周时期一位极具政治智慧和高尚品德的政治家。当时,周公辅佐成王,为了治理国家,他十分重视人才。周公对待前来拜见的人才极为恭敬,在洗头发的时候,如果有人来访,他会把头发握在手里就去迎接;在吃饭的时候,如果有贤士来见,他就把嘴里的食物吐出来,马上前去接待。“吐哺辍洗”,生动地描绘出周公这种急切接待贤才的情景。
二、成语释义
从字面意义来看,“吐哺”就是吐出口中的食物,“辍洗”指停止洗头。它用来形容古代圣君贤相礼贤下士,对人才怀着极度诚恳、迫切的态度。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动作描写,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象征。周公深知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他的每一个举动都体现出对人才的尊重与渴望,哪怕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看似重要且不可中断的事情,如洗头、吃饭,都可以为迎接人才而暂停。
三、成语蕴含的意义
1. 对人才的高度重视
这一成语深刻反映出古人对人才价值的认识。在古代社会,无论是建立霸业还是稳定统治,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像周公这样身份尊贵之人尚且如此礼遇人才,可见人才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分量。这种对人才的珍视态度也启示着现代社会,在各个领域的发展过程中,人才始终是推动进步的核心力量。一个企业、一个国家能否吸引并留住优秀的人才,往往决定了其能否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2. 礼贤下士的美德传承
它是礼贤下士这一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礼贤下士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姿态,更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和胸怀。古往今来,能够成就大事业者往往是那些谦逊有度、善于接纳他人智慧的人。周公对待贤才的态度,成为了后世学习的典范。许多明君贤臣都以周公为榜样,积极寻求良策,广纳贤才。这种美德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传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使人们懂得尊重他人的才华,包容不同的观点,营造出积极向上、和谐共进的社会氛围。
四、成语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吐哺辍洗”的精神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更是第一资源。无论是科技创新、文化繁荣还是社会治理等方面,都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企业和机构应该像周公对待贤才一样,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人才,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发展空间。同时,个人也应该秉持这种积极进取、尊重他人的态度,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欣赏他人的长处,共同为实现目标而努力。而且,这一成语还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当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出现时,我们要有舍弃眼前琐事的决心,如同周公停下洗头、吃饭这些日常事务去迎接贤才一样,抓住那些可能改变自己命运或者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总之,“吐哺辍洗”这个成语虽然简短,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传递着古人对待人才的崇高理念,至今仍然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借鉴。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声东击西(意思解释)
- 不屑一顾(意思解释)
- 空空荡荡(意思解释)
- 不二法门(意思解释)
- 八斗之才(意思解释)
- 挥霍无度(意思解释)
- 先声夺人(意思解释)
- 举重若轻(意思解释)
- 河鱼腹疾(意思解释)
- 孜孜以求(意思解释)
- 逆来顺受(意思解释)
- 花言巧语(意思解释)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离奇古怪(意思解释)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释)
- 清风劲节(意思解释)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释)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释)
- 引领翘首(意思解释)
- 欧风美雨(意思解释)
- 慌不择路(意思解释)
- 竹篮打水一场空(意思解释)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释)
- 鞭辟入里(意思解释)
- 穷愁潦倒(意思解释)
※ 吐哺辍洗的意思解释、吐哺辍洗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假公济私 |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
火树银花 |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
多谋善虑 | 谋:谋划,策划;虑:思考。富于智谋,又善于思考。 |
损人不利己 |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
囊萤照雪 |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
路无拾遗 | 见“路不拾遗”。 |
语短情长 |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粗制滥造 |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
户告人晓 |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
女扮男装 | 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 |
茕茕孑立 | 孤独无依的样子。 |
敢不承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
珠玉之论 |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聪明反被聪明误 |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
凤协鸾和 |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
忙不择价 |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 |
人面狗心 |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白云苍狗 | 苍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顷刻间变成乌云;像黑狗一样。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时运亨通 | 指时运好,诸事顺利。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千真万确 | 真:真实;确:确实。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
黄钟毁弃 | 毁:毁坏;弃:抛弃;黄钟:古乐器;音调最为洪亮。黄钟被毁坏被抛弃。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