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而后止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死了以后才停止。形容奋斗终身,贡献出一切。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国语·晋语》:“天二子之良,将勒营其君,复使立于外,死而后止,何日以来。”
基础信息
拼音sǐ ér hòu zhǐ
注音ㄙˇ ㄦˊ ㄏㄡˋ ㄓˇ
感情死而后止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分句;指奋斗终身。
近义词死而后已
英语to the last drop of one's blood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成语“死而后止”解析》
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成语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还承载着深刻的哲理。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个不太常见但意义深远的成语——“死而后止”。
### 成语出处与背景
“死而后止”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原文为:“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禄,于是乎得矣;有君而为之贰,非吾所能也。’遂行。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氏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氏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飧,置璧焉。公子受飧反璧。及宋,宋襄公赠之二十乘。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子玉请杀之。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秦。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匜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他日,公享之,子余相。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赵衰曰:‘重耳拜赐!’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公子遂如齐,齐桓公卒,孝公立。孝公使鲍叔牙迎公子。公子辞,不肯入。鲍叔牙曰:‘先君有命,不孤寡人。今君嗣位,又不孤寡人,是重弃寡人也。愿君少留!’公子遂入。鲍叔牙见之曰:‘公子勉之矣!吾闻之:凡有德者,虽远犹近;无德者,虽近犹远。’公子拜谢。居数月,公子曰:‘吾不可以久居此。’遂行。至河,舟中流矢,公子惊惧,坠于水。左右救之,得免。公子叹曰:‘吾其死于此乎!’子犯曰:‘公子不死,必复晋国。’公子曰:‘然则何时?’对曰:‘天未定也。’公子曰:‘吾其死于此乎!’子犯曰:‘死而后止。’”
这段记载讲述了晋国公子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流亡期间的一系列遭遇。其中,“死而后止”这一句表达了子犯对于重耳未来命运的一种坚定信念,意味着只有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追求的目标才会停止。
### 成语释义
“死而后止”,字面意思是指直到死亡才停止,用来形容某人为了达到某个目标或完成某项任务,即使面临生命危险也不退缩的决心和毅力。它强调了一种至死方休的精神状态,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对于坚持与执着的高度赞扬。
### 使用场景
- 在描述个人或集体面对困难时表现出的坚韧不拔时可以使用。
- 用于赞美那些为理想奋斗终生的人们。
- 适用于教育领域,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地追求知识和个人成长。
### 结语
通过学习“死而后止”这个成语,我们不仅能了解到一段精彩的历史故事,更重要的是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保持坚定不移的态度。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这样一份勇敢追梦、永不放弃的精神品质。
---
这篇文章旨在通过对“死而后止”的解析,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该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及其应用价值,同时也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易放难收(意思解释)
- 薪贵于桂(意思解释)
- 彬彬有礼(意思解释)
- 弦外之响(意思解释)
- 乐道好古(意思解释)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释)
- 和风细雨(意思解释)
- 目不转睛(意思解释)
- 十羊九牧(意思解释)
- 囊萤照雪(意思解释)
- 夷为平地(意思解释)
- 以毒攻毒(意思解释)
- 叽叽喳喳(意思解释)
- 事与愿违(意思解释)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运筹帷幄(意思解释)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释)
- 如出一辙(意思解释)
- 引领翘首(意思解释)
- 细水长流(意思解释)
- 圆凿方枘(意思解释)
- 不问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解释)
- 河山之德(意思解释)
- 扯旗放炮(意思解释)
- 腹心相照(意思解释)
※ 死而后止的意思解释、死而后止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倒果为因 | 把结果当成原因,颠倒了因果关系。 |
二百五 | 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
气充志骄 | 谓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
绳锯木断 |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
天昏地暗 | 天色昏黄不清;大地黑暗不明。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昏:昏暗。 |
举善荐贤 | 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饮水思源 |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色中饿鬼 |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
有权有势 | 势:地位和权力。既有权力,又有地位。 |
巧上加巧 |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走南闯北 |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
妻儿老少 | 见“妻儿老小”。 |
欺善怕恶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
奇货可居 | 奇货:珍奇的货物;居:囤积。囤积珍奇的货物;以备高价售出。比喻凭借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获取功名财利及其它好处。 |
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不可磨灭 |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
湖光山色 |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绿林强盗 | 指山林的强盗。 |
前仆后继 |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诸如此类 |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指与上述同类的。诸:一些;许多;如:像。 |
避俗趋新 |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
单刀直入 | 单刀:短柄长刀;直:径直;入:刺入。用短柄长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认准目标;勇猛向前。后比喻说话、办事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