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ùyūnhuǒ

束缊举火



束缊举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同“束缊请火”。

出处清·钱谦益《吕季臣诗序》:“国破家亡,年衰岁暮,束缊举火,轹釜待炊,季臣意殊安之。”


基础信息

拼音shù yūn jǔ huǒ

注音ㄕㄨˋ ㄩㄣ ㄐㄨˇ ㄏㄨㄛˇ

繁体束緼舉火

感情束缊举火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求人。

近义词束缊还妇、束蕴乞火、束缊请火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成语“束缊举火”源自古代的一种应急照明方式,它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故事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这个成语的由来、含义及其背后的寓意。 ### 成语的字面意义 首先,“束缊举火”的字面意思是将旧衣物等捆成一团,蘸上易燃物后点燃,用作照明或求救的信号。其中,“束”是捆绑的意思,“缊”指的是旧絮、旧衣物等可燃材料,而“举火”则是点燃的意思。整个成语描述的是一个非常原始但实用的方法,用于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或发出求助信号。 ### 成语的典故来源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庄子·外物》:“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洴澼絖以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不可失也。’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虽然这段原文并未直接提及“束缊举火”,但它强调了同样的道理:相同的工具或方法,在不同的使用情境下可以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这与“束缊举火”的精神不谋而合,都是强调在特定情况下灵活运用资源的重要性。 ### 成语的现代含义 在现代社会,“束缊举火”更多被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寻找出路,或者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奇迹。它鼓励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而是要积极思考,善于利用身边的一切可用资源解决问题。这不仅是生存智慧的体现,也是创新思维的表现。 ### 结语 总之,“束缊举火”这个成语不仅揭示了古人面对困境时的聪明才智,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这种精神对于我们克服各种挑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古人那样,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巧妙地利用手中的资源,找到前进的方向。

束缊举火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束缊举火的意思解释、束缊举火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扫地出门 原指把一切杂物都扫出门去;室内干干净净;不留任何东西。后比喻全部家产都被处理;连人也被赶出家门。
草菅人命 菅:一种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杂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随意加以摧残。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任意残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擦肩而过 擦:挨。挨着肩而溜走。指没有抓住机会。
不到黄河心不死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结驷连骑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火烛银花 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敷衍了事 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谠言直声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囚首垢面 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专心一志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将伯之呼 指求人帮助。
举世无敌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身败名裂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男大当婚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
牵肠挂肚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妙语连珠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坐怀不乱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北斗之尊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比喻地位非常尊贵。
赤胆忠心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很忠诚;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也作“忠心赤胆”。
临危授命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骂骂咧咧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寒木春华 寒木不凋,春华吐艳。比喻各具特色。
奇技淫巧 指新奇的技艺和作品。
援笔立就 一拿起笔瞬间就完成一篇文章。形容人文思敏捷。
朽木死灰 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
马龙车水 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