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ùrén

恕己及人



恕己及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恕:宽恕。宽恕自己,推及别人。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至理》:“慈心于物,恕己及人。”

例子宋·曾巩《节相制》:“束发修身,有恕己及人之志。”


基础信息

拼音shù jǐ jí rén

注音ㄕㄨˋ ㄐ一ˇ ㄐ一ˊ ㄖㄣˊ

感情恕己及人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宽恕别人。

近义词恕己及物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恕己及人”这一成语源自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它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智慧。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恕己及人”的含义、出处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 首先,让我们来解析成语中的每个字。“恕”,本意是宽恕、原谅;“己”,指自己;“及”,涉及、达到;“人”,他人。合起来,“恕己及人”的意思就是用对待自己的宽容态度去对待他人,强调的是换位思考和同理心的重要性。 这一成语最早见于《论语·卫灵公》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这里提到的“恕”,与“恕己及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认为,能够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便掌握了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也就是说,在与人交往时,我们应该避免做那些自己不愿意别人对我们做的事情,这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底线,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在现代社会,“恕己及人”的意义更加深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如何和谐地相处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在这个过程中,“恕己及人”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它要求我们在面对冲突和分歧时,首先反思自身的行为是否妥当,是否有改进的空间。同时,也鼓励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他人的难处和立场,从而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总之,“恕己及人”不仅是一种个人修养的体现,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对待家人、朋友还是陌生人,都应该怀有一颗宽容之心,用理解和同情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个人。这样,我们不仅能收获更真挚的人际关系,也能为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恕己及人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恕己及人的意思解释、恕己及人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喜笑颜开 颜:脸色;开:舒展;开朗。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坚强不屈 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横眉冷对千夫指 比喻以愤恨和轻蔑的态度对待敌人的攻击。
惜指失掌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年少无知 年纪小,不懂事。
旁征博引 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以身试法 身:亲身;指生命;试:尝试;法:法律;刑法。拿性命去尝试法律。
可想而知 想:推想。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
必由之路 必:一定;由: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
万马奔腾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奔腾:跳跃着奔跑。
飞檐走壁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雨散风流 比喻离散。
目不斜视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尘外孤标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画地为牢,议不入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扭直作曲 比喻是非颠倒。
打情卖笑 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尽诚竭节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过门不入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万变不离其宗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驾轻就熟 驾:赶马车;轻:指轻便的车;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
骄傲自满 自高自大;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他山之石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头上末下 第一次,初次。
去住两难 去也不好,留也不好,左右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