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得其龙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龙:杰出人物。蜀国得到诸葛亮。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基础信息
拼音shǔ dé qí lóng
注音ㄕㄨˇ ㄉㄜˊ ㄑ一ˊ ㄌㄨㄥˊ
繁体蜀得其龍
感情蜀得其龙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杰出人才。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蜀得其龙”:一段历史的隐喻与智慧》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文中,成语是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们不仅浓缩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蜀得其龙”就是这样一则充满智慧与想象的成语,它背后的故事既反映了古代人民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拜之情,也寄托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美好向往。
### 成语出处及故事背景
“蜀得其龙”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原文为:“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这里虽然没有直接提到“蜀得其龙”,但后世根据这段记载发展出了这一成语,用来形容刘备得到诸葛亮就像得到了一条龙一样宝贵。
在历史上,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最终成就了一段君臣佳话。而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智慧,在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后人心目中的智者典范。因此,“蜀得其龙”不仅表达了对诸葛亮个人才华的高度评价,更是对人才能够遇到明主并施展抱负这一理想状态的美好描绘。
### 成语含义解析
从字面上看,“蜀”指代蜀国或蜀地;“得其龙”则意味着获得了极其珍贵的事物——在这里特指杰出的人才诸葛亮。整个成语寓意深刻,主要传达了以下几点含义:
1. **重视人才**:强调了一个国家或组织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重视人才的作用,并且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和支持。
2. **知遇之恩**:体现了领导者识别并重用贤能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被赏识者对于伯乐般领导者的感激之情。
3. **共同奋斗**:展示了当有志之士与英明领袖相遇时,双方携手合作可以创造出非凡成就的理想景象。
### 现实意义探讨
尽管“蜀得其龙”的故事发生在遥远的三国时期,但它所蕴含的道理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机构,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时,都需要拥有像诸葛亮这样具备战略眼光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同时,如何发现、培养以及留住这些关键人才也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总之,“蜀得其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成语,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关于人才观、价值观乃至人生哲学等诸多方面的重要思想。通过学习这则成语及其背后的故事,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也能从中汲取到宝贵的启示,指导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前行。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空空荡荡(意思解释)
- 苦尽甘来(意思解释)
- 零光片羽(意思解释)
- 草菅人命(意思解释)
- 胸有成竹(意思解释)
- 一干二净(意思解释)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释)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释)
- 扬威耀武(意思解释)
- 识字知书(意思解释)
- 供不应求(意思解释)
- 鸡胸龟背(意思解释)
- 发号施令(意思解释)
- 形影相吊(意思解释)
- 鬼头鬼脑(意思解释)
- 罄竹难书(意思解释)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意思解释)
- 大开方便之门(意思解释)
- 指手划脚(意思解释)
- 共商国是(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扪心自问(意思解释)
- 汗马功劳(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超然绝俗(意思解释)
- 性命攸关(意思解释)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释)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释)
※ 蜀得其龙的意思解释、蜀得其龙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从俗就简 | 依照通俗的做法,以求简易。 |
满满当当 | 形容很满的样子。 |
鹤立鸡群 |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
想望丰采 | 见“想望风采”。 |
绳锯木断 |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
言而无信 |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青云直上 | 青云:指青天。直线上升;向高空飞腾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 |
败俗伤风 |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
鸡胸龟背 | 凸胸驼背。 |
度己失期 |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 |
粗服乱头 | 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众建贤才 | 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
道山学海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法不阿贵 | 法:法律。阿:偏袒;讨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意思是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
地丑德齐 |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
汲汲顾影 | 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
奋起直追 | 奋:鸟类展翅起飞。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 |
改恶向善 | 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
辞喻横生 | 横生:横逸而出。言辞生动,横逸而出。 |
朝升暮合 | 零碎卖米。形容生活困难。 |
冠履倒易 |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变化无方 | 方:方向,引申为准则。善于变化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形容行动不因循守旧,变化多端。 |
广开言路 | 尽量创造使人们能充分发表意见的条件。 |
风卷残云 | 大风把残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比喻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也用来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