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倒猢狲散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台,依附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出处宋 庞元英《谈薮 曹咏妻》:“宋曹咏依附秦桧,官至侍郎,显赫一时。……咏百端威胁,德斯卒不屈。及秦桧死,德斯遣人致书于曹咏,启封,乃《树倒猢狲散赋》一篇。”
例子巴金《家》:“你要知道'树倒猢狲散',现在树还没有倒呢!”
基础信息
拼音shù dǎo hú sūn sàn
注音ㄕㄨˋ ㄉㄠˇ ㄏㄨˊ ㄙㄨㄣ ㄙㄢˋ
繁体樹倒猢猻散
感情树倒猢狲散是贬义词。
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
英语when an influential person falls from power, his hangers-on disperse(Rats desert a falling house.)
俄语Когдá дерево пáдает,обезьяны разбегáются.
日语勢力のある人物が没落(ぼつらく)すると,しり馬(うま)に乗(の)る人もちりぢりばらばらになる
法语l'homme influent une fois abattu,ses protégés l'abandonnent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树倒猢狲散》:解读团结与离散的力量
在中国丰富的成语宝库中,《树倒猢狲散》是一个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成语。它不仅富有画面感,而且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现象。本文将从成语的来源、字面含义以及深层意义等方面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
一、成语来源
《树倒猢狲散》最早出自于《旧唐书·李勣传》,原文为:“勣在并州十六年,令行禁止,人吏爱之。勣卒,太宗闻之,嗟悼久之,谓侍臣曰:‘勣国之爪牙也,今一旦亡之,如大树之无枝,猢狲无所依附矣。’”这里的大树比喻的是李勣,猢狲则是指那些依附于他的下属和百姓。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当大树倒下时,猢狲们纷纷散去的情景。
二、字面含义
《树倒猢狲散》字面上的意思是说,当一棵大树倒下的时候,依附在树上的猢狲(即猴子)会因为失去依靠而四散奔逃。这句成语用来形容当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或团体失去力量后,其追随者也随之离散的现象。
三、深层意义
《树倒猢狲散》不仅仅是一个描述自然现象的成语,它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揭示了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中的脆弱性。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企业、组织还是群体,往往依赖某个核心人物的领导和支持。一旦这个关键人物离开或者失去影响力,整个体系可能会迅速瓦解。这反映了在复杂的社会网络中,个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外部环境变化时所表现出的不稳定性。
四、应用实例
在历史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比如古代帝王去世后,朝廷内部的政治格局往往会发生巨大变化;又或者是某个著名企业家退休后,其创立的企业可能会面临一系列挑战。这些都是《树倒猢狲散》这一成语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五、启示
《树倒猢狲散》提醒我们在构建团队和组织时,不仅要注重核心人物的作用,还要加强内部凝聚力,培养后备力量,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保持稳定。同时,它也告诫人们不要盲目依附他人,而应该努力提升自我,增强独立性和适应能力,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总之,《树倒猢狲散》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现了社会现象背后的人际关系规律。通过对其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团队运作机制,提高个人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中正无私(意思解释)
- 旁敲侧击(意思解释)
- 闻声相思(意思解释)
- 颐指气使(意思解释)
- 干干脆脆(意思解释)
- 取长补短(意思解释)
- 顺口溜(意思解释)
- 酒囊饭袋(意思解释)
- 沟满壕平(意思解释)
- 空穴来风(意思解释)
- 旁征博引(意思解释)
- 同心合力(意思解释)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释)
- 不翼而飞(意思解释)
- 顾影弄姿(意思解释)
- 刀光剑影(意思解释)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意思解释)
- 隳肝沥胆(意思解释)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令人满意(意思解释)
- 共商国是(意思解释)
- 错落有致(意思解释)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呼风唤雨(意思解释)
- 精明强干(意思解释)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释)
- 逢人说项(意思解释)
- 头上末下(意思解释)
※ 树倒猢狲散的意思解释、树倒猢狲散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经明行修 | 旧指通晓经学,品行端正。 |
大名鼎鼎 |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
有胆有识 | 既有胆量又有见识。 |
日日夜夜 | 每天每夜。形容延续的时间长。 |
穷途潦倒 | 潦倒:失意。形容无路可走,十分失意。参看“穷愁潦倒”。 |
用心良苦 | 费劲心血 |
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
陈言务去 |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远大。 |
仰屋著书 |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
路无拾遗 | 见“路不拾遗”。 |
困而不学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逆来顺受 |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
室徒四壁 |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
螓首蛾眉 | 螓:蝉的一种。螓首:额广而方;蛾眉:眉细而长。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钻木取火 |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比众不同 |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大腹便便 |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 |
恐后争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
离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见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