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之桑榆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后以“收之桑榆”谓事犹未晚,尚可补救。
出处《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例子鲁迅《<华盖集>后记》:“这于我是很不好的,所以赶紧订正宁此,庶几‘收之桑榆’云。”
基础信息
拼音shōu zhī sāng yú
注音ㄕㄡ ㄓ ㄙㄤ ㄩˊ
繁体収之桑榆
感情收之桑榆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常与“失之东隅”连用。
近义词亡羊补牢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收之桑榆:一寸光阴一寸金》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古人留下了许多精妙绝伦的成语。这些成语不仅是语言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华文化智慧的结晶。今天,我们来细细品味一个充满哲理韵味的成语——“收之桑榆”。
首先,让我们从字面意义上理解这个成语。“收”意为收获,“桑榆”指的是日落时分太阳照耀的地方。在古代,人们常用“桑榆”来形容黄昏时分。因此,“收之桑榆”的本义就是指到了傍晚时分才开始有所收获。
然而,这一成语背后蕴含着更为深刻的含义。它常用来比喻在事情即将结束或失败之际,仍能挽回局面,获得一定的成果。这是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也是一种面对困境时的智慧选择。它告诉我们,即使在看似无望的情况下,也不要轻言放弃,因为往往在最后时刻,仍有机会扭转乾坤,实现目标。
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有时,我们可能会感到迷茫和沮丧,甚至认为已经无力回天。但是,“收之桑榆”的故事提醒我们,只要我们不放弃努力,始终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就有可能在最后一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自己的梦想。
例如,在一次重要的考试中,你可能因为准备不足而在前几道题上花费了太多时间,导致后面的题目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解答。这时,你可能会感到焦虑和绝望。但如果你能够调整心态,合理分配剩余的时间,并且集中精力完成剩下的题目,或许还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这就是“收之桑榆”的现实意义所在。
总之,“收之桑榆”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处事哲学。它教会我们在逆境中保持冷静,鼓励我们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当我们面临困难和挑战时,不妨回想一下这个成语,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总会有收获的一天。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倾家荡产(意思解释)
- 肝髓流野(意思解释)
- 金屋藏娇(意思解释)
- 价值连城(意思解释)
- 患难与共(意思解释)
- 尾生之信(意思解释)
- 男女授受不亲(意思解释)
- 蝶粉蜂黄(意思解释)
- 经纬天下(意思解释)
- 快心满志(意思解释)
- 不攻自破(意思解释)
- 亲上成亲(意思解释)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志(意思解释)
- 命与仇谋(意思解释)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释)
- 吴头楚尾(意思解释)
- 孝子贤孙(意思解释)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释)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释)
- 珠玉之论(意思解释)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唇枪舌剑(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法不阿贵(意思解释)
- 横七竖八(意思解释)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释)
※ 收之桑榆的意思解释、收之桑榆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奉命惟谨 | 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违背。 |
回心转意 | 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
敬业乐群 | 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
隔靴搔痒 |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
一夕一朝 | 同“一朝一夕”。 |
引鬼上门 | 比喻招来坏人。 |
势力之交 | 势:权势;交:交往。为权势利益进行的交往。指趋炎附势的朋友。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
德容言功 | 见“德言容功”。 |
遁世离俗 |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
陈言务去 |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
大树将军 |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
推三阻四 | 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
汗牛充栋 |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作贼心虚 |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断香零玉 | 比喻女子的尸骸。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目无全牛 |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
兵戎相见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切树倒根 | 比喻彻底。 |
足不出门 | 同“足不出户”。 |
主人翁 | 当家作主的人。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