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礼乐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古代儒家六经即《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乐经》。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
例子清·朱彝尊《文水县卜子祠堂记》:“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
基础信息
拼音shī shū lǐ yuè
注音ㄕ ㄕㄨ ㄌ一ˇ ㄩㄝˋ
繁体詩書禮樂
感情诗书礼乐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诗书礼易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有诸多成语和词汇如同璀璨星辰,点缀着历史的天空。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个富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词语组合——“诗书礼乐”。虽然它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成语,但作为一个词组,它在中国古代文化和教育体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 一、诗书礼乐的字面意义
首先,让我们从字面上理解“诗书礼乐”这四个字。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大核心元素:
- **诗**:指的是《诗经》,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包含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作品。它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和人民的情感世界。
- **书**:泛指各种书籍文献,尤其是儒家经典如《尚书》等,强调的是知识的学习与积累。
- **礼**:涉及礼仪制度,包括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和社会秩序等方面的内容。儒家特别重视“礼”,认为它是维系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 **乐**:不仅指音乐,还包含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体现了古人对于美的追求以及通过艺术表达情感的方式。
### 二、诗书礼乐的文化意义
当我们将这四个字放在一起时,“诗书礼乐”便成为了一个象征性的概念,代表着古代中国的教育理念和理想人格的培养。在古代,士人(即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就是能够全面地掌握并实践这些内容,从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1. **教育理念**:“诗书礼乐”体现了儒家注重文德兼修的教育思想。通过学习《诗经》这样的文学作品,可以培养人的审美情趣;而阅读各类书籍,则是为了增长见识,拓宽视野。礼仪教育则强调了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音乐和艺术的熏陶则是为了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内心更加丰富和平静。
2. **理想人格**:在儒家看来,一个理想的人应该具备良好的品德、渊博的知识、得体的行为举止以及高雅的艺术品味。简而言之,就是既要拥有内在的精神世界,又要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同时还能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 三、诗书礼乐的现代价值
尽管时代变迁,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诗书礼乐”的精神内核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除了专业知识技能外,人文素养、道德观念、审美能力等也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因此,传承和发展“诗书礼乐”的精神,对于促进个体成长和社会进步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总之,“诗书礼乐”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或一个简单的词汇组合,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我们了解古代中国教育理念及其对后世影响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一概念的深入理解和探讨,我们不仅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源,也能为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现代社会提供有益的启示。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归心如箭(意思解释)
- 悬而未决(意思解释)
- 妇人醇酒(意思解释)
- 冷若冰霜(意思解释)
- 死要面子(意思解释)
- 将计就计(意思解释)
- 论黄数白(意思解释)
- 草菅人命(意思解释)
- 寸步不离(意思解释)
- 辞简意足(意思解释)
- 牝鸡司晨(意思解释)
- 算尽锱铢(意思解释)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释)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释)
- 拔茅连茹(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风虎云龙(意思解释)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释)
- 牛郎织女(意思解释)
- 扪心自问(意思解释)
- 凤协鸾和(意思解释)
- 依样画葫芦(意思解释)
- 横七竖八(意思解释)
- 胡支扯叶(意思解释)
- 善善恶恶(意思解释)
- 运筹帷幄(意思解释)
- 屡试不爽(意思解释)
- 形影相随(意思解释)
※ 诗书礼乐的意思解释、诗书礼乐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白费心机 | 白费心思,形容徒劳无益。 |
斗方名士 | 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 |
秣马厉兵 |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
陈言务去 |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
言而无信 |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蝶粉蜂黄 |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妆扮美容。 |
薄暮冥冥 | 薄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时天色昏暗。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俭以养德 |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
信以为真 |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一窍不通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袅袅婷婷 | 袅袅: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
祝哽祝噎 |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 鸳鸯:鸟名,比喻夫妻。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乱点鸳鸯,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比喻胡乱指挥。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无本买卖。 |
面如土色 | 土色:灰黄色。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
反戈一击 | 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
药石无效 | 药石:药和治病的石针。药和石针都不见效。形容病情严重。 |
精兵强将 |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
珠联璧合 | 珍珠联成串;美玉合成双。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 |
声驰千里 | 驰:传扬。名声远播。形容声望很高。 |
乱作一团 | 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
除恶务本 | 铲除恶势力,必须杜绝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