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复白圭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论语 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复之,是其心慎言也。”后因以“三复白圭”谓慎于言行。
出处《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复之,是其心慎言也。”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fù bái guī
注音ㄙㄢ ㄈㄨˋ ㄅㄞˊ ㄍㄨㄟ
繁体三復白圭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成语“三复白圭”的语文讲解**
在中华文化的浩瀚长河中,成语是语言的瑰宝,它们凝练而深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哲理智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个相对冷门却意味深长的成语——“三复白圭”。
### 一、成语出处与背景
“三复白圭”出自《论语·先进篇》。原文记载:“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南容(孔子的学生)多次吟诵《诗经》中的诗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并以此自省修身。孔子看到他这种谨慎对待言语的态度,认为他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于是将自己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
这里的“白圭”指的是洁白无瑕的玉器,象征纯洁高尚的品德。而“三复”则表示反复诵读或思考某件事,强调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三复白圭”因此引申为一个人对自己言行的高度警醒与严格要求。
### 二、字面解析与深层含义
从字面上看,“三复白圭”似乎只是描述了一种行为:反复吟诵关于白圭的诗句。但如果我们深入探究,就会发现这个成语背后隐藏着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慎言笃行。
1. **慎言的重要性**
在古代社会,人们非常重视言语的力量。一句不当的话可能引发误会甚至灾难,而一句恰当的话则能化解矛盾、赢得人心。正如《诗经》所言:“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意思是,玉上的污点可以通过打磨去除,但言语造成的伤害却是无法挽回的。因此,南容通过不断吟诵这句诗提醒自己要谨言慎行。
2. **笃行的意义**
“三复”不仅体现了对语言的慎重,更是一种实践精神。只有把内心的感悟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真正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南容之所以能够获得孔子的认可,不仅仅因为他懂得道理,还因为他能够身体力行地践行这些道理。
### 三、现实意义与启示
虽然“三复白圭”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典籍,但它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迅速,每个人的一句话都可能被放大甚至曲解。如何做到“慎言”,成为了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重要课题。
1. **职场中的应用**
在工作中,无论是面对同事还是客户,我们都需要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一句话说得得体,可以增进合作;一句话说得冒失,则可能导致关系破裂。学会像南容那样反复斟酌自己的言语,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2. **人际交往中的智慧**
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往往决定了彼此的关系质量。如果我们在开口之前多一些思考,少一些冲动,就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执。同时,当我们犯了错误时,也要勇于承认并改正,就像打磨白圭一样,让自己的品格更加完美。
3. **个人修养的提升**
成语“三复白圭”还告诉我们,自我反省和持续改进是成长的关键。每天花一点时间回顾自己的言行,找出不足之处,并努力改正,久而久之,我们的内在修养一定会有所提高。
### 四、总结
“三复白圭”这一成语虽短,却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它教会我们要珍惜自己的言语,用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同时也提醒我们始终保持谦逊与自省的心态。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都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不可或缺的品质。
下次当你听到或使用“三复白圭”时,不妨停下来想一想:我是否也在时时警惕自己的言行?我是否愿意为了更高的目标而不断打磨自己?相信这样的思考会让你的人生更加充实与美好。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章甫荐履(意思解释)
- 易子而教(意思解释)
- 说雨谈云(意思解释)
- 信及豚鱼(意思解释)
- 紫陌红尘(意思解释)
- 夜深人静(意思解释)
- 暮史朝经(意思解释)
- 秣马厉兵(意思解释)
- 没里没外(意思解释)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释)
- 万里长城(意思解释)
- 识字知书(意思解释)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解释)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释)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释)
- 三三两两(意思解释)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释)
- 文山会海(意思解释)
- 钿合金钗(意思解释)
- 倒裳索领(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短寿促命(意思解释)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意思解释)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释)
- 岁寒三友(意思解释)
※ 三复白圭的意思解释、三复白圭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解铃还须系铃人 | 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 |
奉命惟谨 | 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违背。 |
白费心机 | 白费心思,形容徒劳无益。 |
多谋善虑 | 谋:谋划,策划;虑:思考。富于智谋,又善于思考。 |
销声匿迹 | 不出声;不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销:消失。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
神出鬼入 | 出:出现。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
饮水思源 |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神采奕奕 |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
扬威耀武 | 见“扬威曜武”。 |
见危致命 | 见“见危授命”。 |
纷乱如麻 | 麻:麻团。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 |
时至运来 | 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
主明臣直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抱恨黄泉 |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
饭囊酒瓮 |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
善游者溺 |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家破人亡 | 家园被毁;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
牵肠挂肚 |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
念兹在兹 | 念:思念;记念;兹:此;这个。念念不忘某件事。 |
热气腾腾 |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
过甚其词 |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
昏聩无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反戈一击 | 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
材优干济 | 指才能优异,有干练的办事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