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úgòngláo

牛骥共牢



牛骥共牢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骥:好马。牛跟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共处。

出处《晋书 张载传》:“及其无事也,则牛骥共牢,利钝齐列,而无长涂犀革以决之,此离朱与瞽者同眼之说也。”


基础信息

拼音niú jì gòng láo

注音ㄋ一ㄡˊ ㄐ一ˋ ㄍㄨㄥˋ ㄌㄠˊ

繁体牛驥共牢

感情牛骥共牢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贤愚不分。

近义词牛骥同槽、牛骥同皂

英语horses and oxen kept in the same stable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 成语解析:牛骥共牢 在中华文化的浩瀚长河中,成语作为语言的瑰宝,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典故,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个寓意深远的成语——“牛骥共牢”。 #### 一、字面意义 首先,让我们从字面上理解这个成语。“牛”指的是耕田用的牛,“骥”则指骏马,千里马的意思。“牢”在这里特指关养牲畜的圈。所以,成语“牛骥共牢”的字面意思就是将耕牛和骏马共同关在一个圈里。 #### 二、引申含义 然而,这个成语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实际上是一个比喻,用来形容才德不相称的人在一起共事,或水平相差悬殊的人处于同一环境。就像把耕牛和骏马关在一个圈里一样,它们的能力、用途以及价值完全不同,却被迫处于相同的境地,显然是不公平的。 #### 三、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赵策》:“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幂之。”这段文字描述了千里马被当作普通役畜使用的情景,表达了人才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使用,与“牛骥共牢”的情境异曲同工。 在古代社会,人们普遍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批判,也反映了人们对公平合理分配资源、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美好愿望。 #### 四、现代应用 在现代社会,“牛骥共牢”这一成语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团队协作时,要注意发挥每个人的优势,避免人才浪费;同时,在选拔人才、安排岗位时,也要考虑到人的特长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让每个人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 总之,“牛骥共牢”这一成语以其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才使用中的问题,并倡导了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用人观念。它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我们今天仍需思考的社会课题。

牛骥共牢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牛骥共牢的意思解释、牛骥共牢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灯蛾扑火 比喻自己找死。
豆萁燃豆 比喻兄弟相残。
大有可为 事情很值得做;很有开拓或发展有前途。
不折不扣 折、扣:原为商业用语;商品按原价扣除百分之几出售;叫做打折扣。表示完全的、十足的;一点不差。
一钱太守 比喻值得称赞的廉洁的官吏。或讥讽那些贪官污吏贪财。
荒淫无耻 荒淫:贪酒好色。生活糜烂;不知羞耻。
炙手可热 炙: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香销玉沉 香、玉:美女;销:通“消”,消失。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胸有成竹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陈言务去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屈指一算 屈:弯曲。扳着指头一算。
不三不四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惹事生非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诈奸不及 犹言十分奸诈。
离弦走板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夷为平地 夷:拉平,铲平。铲平使成一块平地。
走南闯北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鸡胸龟背 凸胸驼背。
讨价还价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断织劝学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空话连篇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天网恢恢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不合时宜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北斗之尊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比喻地位非常尊贵。
金玉满堂 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豁然开朗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末大必折 谓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举措不当 举措:举动,措置。指行动措施不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