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ǐshǐ

目指气使



目指气使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用眼神和气色示意以指使人。形容态度骄横傲慢。

出处西汉 刘向《说苑 君道》:“今王将东面目指气使以求臣,则厮役之材至矣;南面听朝不失揖让之礼以求臣,则人臣之材至矣。”

例子元·吴亮《劝忍百箴》:“生杀予夺,目指气使,万夫胁息,不敢仰视。”


基础信息

拼音mù zhǐ qì shǐ

注音ㄇㄨˋ ㄓˇ ㄑ一ˋ ㄕˇ

繁体目指氣使

感情目指气使是贬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近义词目指颐令

反义词谦虚谨慎

英语give order by look or glance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目指气使:一种态度与行为的剖析》 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人,他们总是习惯性地用眼神和语气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仿佛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这种现象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目指气使”。 “目指气使”这个成语出自《汉书·霍光传》,原句是“群臣莫敢仰视,目指气使。”这句话描述的是霍光独揽大权,朝中大臣对他唯命是从的情景。这里的“目指”,是指用目光示意,而“气使”,则是通过气势来命令别人。整句话的意思是说,霍光在朝堂上颐指气使,群臣不敢正视他,只能按照他的意思行事。 成语“目指气使”用于形容那些凭借自己的权力、地位或者某种优势,不通过言语直接表达,而是通过眼神、表情或者气势来指挥他人的人。这种行为往往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容易让人产生反感。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避免这样的行为方式,学会尊重他人,平等地与人沟通交流。 同时,“目指气使”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强势或有权力的人时,不要盲目服从,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和立场。即使是在不得不遵从的情况下,也要保持内心的独立思考,不失去自我。 总之,“目指气使”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一种现象,也对我们现代人的行为举止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培养谦逊的态度,学会平等尊重地对待每一个人。

目指气使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目指气使的意思解释、目指气使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倒栽葱 指栽跟斗时头先着地,即栽得很重。比喻一次惨重的失败。
轻而易举 轻:轻松;举:向上托。很轻松很容易地举起来。形容做事情毫不费力。
因材施教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进行;教:教育。根据学习的人的不同志趣、资质来进行不同的教育。
放牛归马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穷乡僻壤 指荒远偏僻的地方。
河鱼腹疾 指腹泻。
九霄云外 九霄:天的最高处。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
饮水思源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自食其果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形容自己做坏事;自己受害。
万马奔腾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奔腾:跳跃着奔跑。
作乱犯上 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敲诈勒索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前脚后脚 比喻紧跟着。
民不畏死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满招损,谦受益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战天斗地 战、斗:泛指斗争。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
众建贤才 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倒裳索领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不可磨灭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扭直作曲 比喻是非颠倒。
打情卖笑 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
孜孜不倦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屡试不爽 屡次试验都不错。
前仆后继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汲汲顾影 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耳聪目明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