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āohuòhuò

磨刀霍霍



磨刀霍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霍霍:摹拟磨刀的东西。霍霍地磨刀。原指响亮的磨刀;准备宰杀。现多指准备杀人或发动战争。

出处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木兰诗》:“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例子冷战期间,美国磨刀霍霍,对我国虎视眈眈。


基础信息

拼音mó dāo huò huò

注音ㄇㄛˊ ㄉㄠ ㄏㄨㄛˋ ㄏㄨㄛˋ

繁体磨刀靃靃

感情磨刀霍霍是贬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

英语sharpen one's knife

日语サーベルをガチャつかせる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磨刀霍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刀在磨刀石上快速摩擦的情景,声音响亮,力度十足。这句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们为了某件事情做准备时的积极主动和认真细致的态度。它通常用于描述准备战斗、比赛或进行任何需要准备的重要活动之前的情景。成语中的“霍霍”一词,本义是形容刀刃与磨刀石接触时发出的声音,后来被引申为一种动态的、充满力量的行动状态。 在《木兰辞》中,“磨刀霍霍向猪羊”一句便是最著名的引用之一,通过描写战前紧张而又充满活力的气氛,展现了木兰从军前的忙碌场景。这里不仅体现了她为即将来临的战争所做的充分准备,还暗示了一种坚定的决心和无畏的精神面貌。 除此之外,“磨刀不误砍柴工”也是一个与之相关的俗语,强调了准备工作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忽视基础步骤,以免影响最终结果。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应该先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 总之,“磨刀霍霍”这一成语不仅描绘了一个具体而生动的画面,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鼓励我们在面对挑战时要勇于准备、敢于行动。

磨刀霍霍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磨刀霍霍的意思解释、磨刀霍霍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舍安就危 舍:放弃;就:趋,从。舍弃安逸而趋于危险。形容违背常情,不理智。
初生之犊不畏虎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狐群狗党 与狐;狗结群为党。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
不二法门 不二:唯一的;法门:修行的门径。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径。
罗掘一空 罗:用网捕鸟;掘:指挖掘老鼠洞找粮食。用尽一切办法,搜括财物殚尽。
山雨欲来风满楼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夜深人静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和风细雨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本指自然现象;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
朝令夕改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惊鸿艳影 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
春冰虎尾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鬼头鬼脑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粗制滥造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十恶不赦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螓首蛾眉 螓:蝉的一种。螓首:额广而方;蛾眉:眉细而长。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峨峨洋洋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定国安邦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闲情逸致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聪明才智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胡支扯叶 见“胡枝扯叶”。
顾景惭形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二三其意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热气腾腾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细水长流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今古奇观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人尽其才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