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shūzhú

名书竹帛



名书竹帛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书:书写,记载;竹帛:史书。把名字留在史书上。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名书竹帛。”


基础信息

拼音míng shū zhú bó

注音ㄇ一ㄥˊ ㄕㄨ ㄓㄨˊ ㄅㄛˊ

感情名书竹帛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名垂竹帛、名书锦轴

英语One's name is preserved on bamboo tablets and silk.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当我们谈论成语时,实际上是在探讨一种浓缩了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语言形式。成语,作为汉语中独特的语言现象之一,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和悠久的历史背景。今天,我们要解读的成语是“名书竹帛”,这是一句比较少见但极具文化底蕴的成语。 首先,“名书竹帛”中的“名”字,在这里并不是指名字或名声的意思,而是特指“著名”或“知名”的含义。“书”在这里用作动词,意为书写、记录。“竹帛”则是一个并列结构,分别代表了古代书写材料的两种形式:竹简和帛书。在纸张发明之前,竹简和帛书是主要的书写载体。竹简是由竹片制成的,而帛书则是用丝织品制作而成。由于丝织品较为昂贵,因此竹简成为了更为普及的书写材料。 综合起来,“名书竹帛”这个成语可以理解为将著名的事迹或者人物记载下来,流传于世。它强调的是对重要事件或人物进行记录和保存,以便后人能够了解和学习。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古人对于知识传承的重视,也反映了他们对于历史记录的责任感。 在实际应用中,“名书竹帛”常用于形容那些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深远影响的人物事迹被记录下来,并得以广泛传播。例如,在描述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或文学家时,我们可以说他们的贡献被“名书竹帛”,意味着他们的成就得到了认可,并且被后人所铭记。 成语“名书竹帛”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智慧,也传递了尊重历史、珍惜知识的文化价值观。通过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握汉语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前人的智慧,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名书竹帛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名书竹帛的意思解释、名书竹帛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鹰击长空 谓雄鹰振翅飞翔于辽阔的天空。亦比喻有雄心壮志的人在广阔的领域中施展自己的才能。
坚强不屈 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疑邻盗斧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炙手可热 炙: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出头露面 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还指出面活动、做事、讲话。
促膝谈心 促:挨近;促膝:膝盖挨近膝盖。形容面对面靠近坐着;亲密地交谈心里话。
营私舞弊 营:谋求;舞:玩弄;弊:坏事。为了谋求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违法乱纪。
触目皆是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敲诈勒索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团团转 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
俭以养德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专心一志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狭路相逢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休戚是同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皮笑肉不笑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横七竖八 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耳聪目明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一览无余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如火如荼 荼:音图。像火一样红;像茅草花一样白。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骄傲自满 自高自大;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师严道尊 为师之道要尊贵、庄严。《礼记 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宋 韩淲《涧泉日记》:“郑康成事马融,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汉之师道尊严如此。”
慢条斯理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甘拜下风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认不如对方;表示真心佩服。
凤友鸾交 ①比喻有情男女结成的夫妇。②比喻男女间情投意合。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神不知鬼不觉 指形迹隐秘,不为人知。
变态百出 形容事物形态变化之多。
恩重如山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